<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俞万春批判梁山人物,是一定要海陆空三军狂轰滥炸的,任何一个细节也决不会放过,更何况梁山的重要话题“招安”了。所以在故事进入到政和六年(1116年)的时候,演出了如下的一幕。
政和六年上元节之际,梁山上来了一个朝廷的官员。他告诉宋江,他的哥哥监察御史侯蒙和蔡京等人已经劝动了皇帝招安梁山。侯蒙亲自带着招安明诏,已经前往梁山了。
原水浒(征四寇)中宋江费尽心机才换来的招安机会,在荡寇志中已经从天上掉下来了,起因是江南方腊造反,形势紧急。这机会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梁山事业最鼎盛、最不可能受招安的时期出现,的确巧妙。俞万春狠狠地将了宋江一军。
宋江听了这篇言语,心中大惊。接了书信,满脸堆下笑来,对众人道:“好了,我等弟兄这遭得见天日了。”众人大喜。当将书信拆读,读罢满眼流下泪来,禁不住失声痛哭,道:“宋江与令兄并无半面之识,不意他这般错爱我,正不知宋江那世修下的。粉骨碎身,报他不得。”
宋江的确应该惊!我在“多角度分析水浒传应有的结局走向”一文中曾经分析过宋江提出招安的四大目的。第一、为朝廷的武将投降梁山建立一个借口。第二、为自己烧杀抢掠建立一个借口。第三、给朝廷的征剿画上一个非法的符号。第四、让朝廷内部产生分歧、以至麻痹大意。
在荡寇志里,第一条目的已经完成;第二、第三条目的正在被利用着,所以宋江假忠义之名在烧杀抢掠,甚至已经攻城略地了。第四条也起到了作用,朝廷果然不能下百分之一百的决心剿灭宋江,始终摇摆于“剿”和“抚”之间。
既然招安之心根本就是假的,俞万春利用一下也无可厚非。而且荡寇志中梁山已经开始攻占朝廷的州县了,忠义和强盗两个概念在宋江这里已经不能并存,宋江是强盗而非忠义。招安必然不受,他只好利用一下了。
宋江便密请吴军师到自己房里,屏退左右商议招安之事。直议论到三更后,忽传吕方、郭盛二位头领进房内说话。次日,宋江遂当厅吩咐吕、郭二位头领:“带领五十名心腹伴当,赍了下程,一路迎上去,恭接天使,休要怠慢。”吕、郭二人领命。
计策已定,索性给陈希真来了一片檄文,即一封劝降书。用意是:希真若惧而来降,则日后在我掌握。若不从命,吾奉诏之后,据顺讨逆,必能灭他。
陈希真还没有回音,天使侯蒙已经被刺杀,行刺者是一名武妓。迎接天使的小温侯吕方去曹州府报官,反被知府盖天锡扣下。
此计意在用武妓来嫁祸陈丽卿、陈希真,又可以阻了招安,一箭双雕。
不料这曹州知府盖天锡本与梁山有仇,所以自然“秉公办理”。又加上捕盗巡政张鸣珂(张叔夜的族侄)曾经见过陈丽卿本人,又见过那名“武妓”,此计已然被识破。为了得到更多的证据,张鸣珂又向盖天锡推荐了押狱司狱官毕应元。这个毕应元是个卧底高手,他亲自去和戴宗(宋江派来与盖天锡谈判的)、吕方一干人等混得烂熟,口中称颂宋江仁义,后来又私放吕方。终于赢得了吕方手下钱吉的信任,套出了事情的真相。
“官人,你那知道,宋大王实是盼望招安,只因奸臣满朝,官家蔽塞,深恐受了招安,仍遭陷害,那时虎落平阳,益发吃亏。所以不得已,只好将天使害了,希图再缓三五年,奸臣败露,再受招安不迟。”并说出武妓乃赛仁贵郭盛所扮。
真相已明,自然要逼口供了。雷将们的招数似乎也高明不到哪里去,不过是俗人那一套。
只见仪门内两旁边槐树荫下排列着雄赳赳做公的,上面站的都是军牢、皂隶、虞候、差拨,个个如狼似虎;又只见厅下阶前摆着胳膊粗细的夹棒、紫檀拶指、挺棍、脑箍、好汉架、美人桩、独笏朝天、夜叉望海种种狠毒刑具;又预备下姜汁、酒、醋、新汲冷水、药材、童便一切喷唤昏晕等物:看得令人魂销胆碎。
于是真相大白,公告天下。天子大怒,顺便以太阳出黑子乃奸臣当道之名,贬谪了替招安宋江说好话的蔡京。“这不打紧,如今官家又悬一口上方剑在至德殿上,有旨说:再有敢奏招安梁山泊者,立斩不赦。”
宋朝的皇帝竟然如此明显的阻塞言路,这就是俞万春的历史水平!反正在他的观念里,阻塞言路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
事情的经过大致如此,宋江的招安之路也就彻底的封死了。从整个事情的动机上来看,俞万春并没有污蔑宋江。于俞万春来说,也算难得“客观”了一回。不过“客观”归“客观”,人物性格虽然拿捏的准,但逻辑关系未必清楚,起因、经过、结果上有太多的漏洞。所以事情纵然“客观”,看起来仍然不舒服。
一、蔡京是梁山的内线,这种大事如何能不预先通知宋江?何况没有宋江的授意,蔡京等人根本不可能贸然地去劝朝廷招安宋江。己经有了内线,宋江自然会把招安牌用到最恰当的时机上。所以按俞万春书中的背景情况,整个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二、就算事出突然,真的发生了。宋江吴用也犯不上在已经名正言顺的前提下,用这种下三滥的招数陷害陈希真。应该利用被招安的优势,索性奏请就近征讨陈希真。因为按俞万春书中写的计策,侥幸成功了也不过是这个结果,宋江何必冒风险去绕一个弯子?
既然想利用招安除掉陈希真,我都能想到的计策,吴用为什么想不到?更何况公孙胜已经变相提出了这个主意:“吾奉诏之后,据顺讨逆,必能灭他。”
三、招安事起仓促,主要原因是江南方腊造反。
去年十二月初一日早朝,因浙江妖人方腊造反,贼势猖獗,官兵屡败,边报十分紧急,官家叹无将材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