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王贾陪王心怡在纽约玩了几天就把她扔在这里就坐上飞机赶往香港了。好像坐在飞机上都能听到王心怡的骂声。
2月6日,王贾到达香港。之前就打到汇丰银行2亿美金。其他22亿美元都存到瑞士银行换成黄金了。等王心怡把钱花出去才能把剩下的钱带回来。到了香港王贾又打电话告诉她订购两家私人飞机,坐飞机一点都不方便。
一到香港也没休息就开始主持收购股票,这次王贾动用1亿美金从事收购,太多了怕引起市场太强烈的震荡。第一件事先看了看这几天的报纸。
1973年2月3日,即农历新年年初一,该年刚巧是中国历法中的“癸丑牛年”。因“牛年”与股票市场述语中的“牛市”(大升市)相吻合,部分投资者甚至一厢情愿地认为是一个“好兆头”,使炒风更为旺盛。社会已陷入“全民皆股”的局面。不论是家庭主妇、工人阶级、白领阶级或是商人阶级,皆“谈股色喜”、“热衷炒股”。
股票的买卖已经深入家庭主妇和社会各阶层,市民见面谈上几句就离不开“股经”(股票话题),而市民到处打听股市消息的狂热,更有甚于以前粤省开赌时无知妇孺争相打听字花师爷出“口电”(口头信息)的情况。由此反映出来的社会变化,是很多股票零售商把商业道德置诸脑后,只以追求暴利为计原则。许多家庭主妇和女佣等辈,也纷纷舍储蓄而买股票,因为储蓄利息菲薄,远不如股票获利优厚。还有那些“白领”阶级之流,在办公室时间而分心旁骛,一听到有什么消息就利用电话“入货、出货”。在中区的“写字楼”(办公室)中,业(现)已司空见惯。更有官津(政府津贴)学校的教师,在上课间也念念不忘股票起落,无心教书,现已引起许多学生家长的不满。(《魔星报》,1973年2月6日)
看来香港人已经疯了都在买股票,整个城市都参与了进来。现在还不是发出预警的时候,说了也没人信。还是先把钱赚了再说吧。王贾立马组织人手慢慢吸进汇丰股票还有英资股票。现在的港岛好股票还是英资的股票多。8亿港币3天进入还是有些太多,使得股市又略微上扬。好不容易赶在2月9日前把钱花出去。而且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在交易所外面成交的,太不好买了,还好手下兄弟多。下面就看汇丰银行表演了。
乘着股市炽热的气氛,汇丰银行终于在“牛年”开市首周(2月9日)宣布每股派发末期息375元及5股送1红股。其次,该银行又议决“大股拆细股”――即将每1大股拆成10股细股,提高股票的流通性。这样一来,不但只那些持有汇丰银行股票的人大获其利,买卖汇丰股票的成本(门槛),也大大地降低了。受到这项消息的刺激,翌日(2月10日)股市的炒风明显更为旺盛,恒生指数更由点上升至点,单日暴升18265点,升幅达1441。
两日(2月12日)后,恒生指数突破1500点心理关口,报收点,使一众股民更加喜上眉梢、雀跃非常(《魔星报》在1973年2月13日),难怪当时的证券监理专员施伟闲会颇为不屑地说:“只要把一只狗上市,(其股票)也会有很多人购买”(《魔星报》,1973年2月12日)。之后,由于港府宣布计划兴建地下铁路,借以改善不胜负荷的运输系统,股民的情绪再次被推上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