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沿运河发动攻势,从运河调配物资,无需征集太多民夫。恰巧扬州府聚集了大批流民,江南百姓免于劳役之苦。
翟哲到扬州后,逢勤军情一日一报。
淮安城下汇集了逢勤、李志安、方元科和元启洲共六万正军,加上府兵已过十万,阎应元留守高邮州大营。
清兵利用骑兵之利,日夜骚扰,但济尔哈朗不敢与明军决战。逢勤正在布置攻城事宜,从水路调集攻城炮。
明军在战场的优势已经很明显。
这种优势不是来自于士卒善战,而是来自于明廷强大的经济实力。
大明各地府兵制度由宗茂、姚启圣和张煌言三位能臣打下了基础,府兵每年农闲时能进行几个月的队列和鸟铳训练,光耗费的鸟铳和火药也让满清无力承担。
郑遵谦和孙之敬两军在盱眙城下损失三千士卒,很快可以从府兵中得以补充。半年磨炼之后,战力便能恢复到从。
江南从不缺钱,只是从前那些财富都被东林士绅侵占。
所以,有时候翟哲想到自己也许该感谢满清。如果不是满清席卷江南,给他清除部分见风使舵士绅的机会,让他建立了无可比拟的威望,他无法在江南顺利推行改革。
前几年,他利用南京朝廷的生存危机,分化东林党,迫使陈子龙与他合作。现在他已图穷匕现,东林党在朝堂只会沦为他的绊脚石。
他又想起近日苏州书院中的论战,黄宗羲舌战复社士子。
先是抛出“八股误士”论,再到“农商皆本”,那个有些迂腐的儒生战斗力十足。在朝廷有意推波助澜下,现在不光是江南,整个大明都被卷入这场论战。
陈子龙缩着脑袋不出头,还是黄宗羲这样不懂朝堂龌龊的人更可爱。
方以智得他的授意不发出自己的主张,只用邸报的形势把争辩双方的言论在苏州书院张贴,并编订成册,以传播到大明各地。
听说,岳麓书院的王夫之也坐不住了,刚刚乘舟来到苏州。
内阁有几位尚书有意无意表示了对此事的担心,翟哲一笑置之。
“理越辩越明,不是吗?”
换个角度想一想,东林的士绅其实很可爱,当年他们为自己谋利,这本没错,错的是当年掌控天下权力的那个人被他们欺骗了。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他想起唐太宗说的一句话:“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