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事儿,也不是什么大事,司礼监一直大明重要的内宫官署,有掌印太监一名,秉笔太监八至九名。
在明朝,百官向皇帝上书,要先送内阁,由内阁辅臣做出初步的处理意见,叫做“票拟”,再交给皇帝批阅。皇帝用朱笔在奏章上批示,叫做“批红”。有的皇帝如果不勤于政事,便让司礼监宠信的太监代笔,这就给太监的胡作非为提供了可能性。另外,司礼监的太监还有一个其他部门无法比拟的特权:传达皇帝旨意。有时由秉笔太监记录下皇帝的话,然后让内阁起草,或者由太监口头传达给有关大臣。这天朱瞻基就营造大报恩寺一事给户部去了一道口谕,当时王振负责送去口谕,原本是“朕已知晓,速拨款几个字?“但王振不知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将这道口谕说成“朕知晓,速速拨款!”
按说这道口谕虽说改了两个字,但意思并没变,而且变得更有力道些,只是此事不知怎么落到了张太后的耳朵里,当时就大为生气,说他这是想要掌权的表现,立即让人叫他叫了过去,狠狠教训了一顿,本来这事儿,是他错了不假,太后是皇帝的母亲,教训他这么一个太监,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这个张太后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就是认准了他王振想要干政,隔三差五的让他去宫中接受教训,弄得他恨不得立即离开这座皇宫,可有舍不得这里机会,唯有咬牙忍了下去。可这样的日子,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一番思索后,觉得想要消除太后对自己的刁难,唯有找到一个靠山,且这个靠山,还需势均力敌,这样一来,就算太后日后发难,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也有个人给自己说说话儿,求求情,有了这个主意,他就开始留心起来。
他本就是机灵的人,一番细心观察后,便将目标锁定在这皇后与孙贵妃的身上,虽说皇帝的妃子不少,可论人缘,论宠爱,孙贵妃自然高人一等,可论威望,论地位,皇后胡氏也是首选之人,一番比较后,他决定投靠了孙贵妃,一来,孙贵妃如今的地位随着宣宗皇帝登基后,水涨船高,已经有凌驾皇后胡氏的势头,再者这个孙贵妃有心计有手腕,很会讨皇帝欢心,而且最主要的是孙贵妃已经有了身孕,从目前来看,所有的好处都站在了孙贵妃的一头,只要皇后没有身孕,那么等孙贵妃生下龙子,日后的地位可就不是太后能撼动的,自己这个时候投靠,可以说是最为明知的,将来自己落难有她帮忙说句话儿,皇帝不会不给这个面子,在反复思索了一番后,他就这么干了。
这一年里,可没少从中将皇帝拉扯到孙贵妃的寝宫里,这一点孙贵妃也心知肚明,对自己这个聪明伶俐的盟友十分的看重,这些时日,没少在皇帝身边给自己说些好话儿。
眼看皇帝就要走进了佛堂,王振急忙道:“皇上,不去娘娘的寝宫么,我可听说了娘娘这两日身子可不舒服的很,这个时候就怕没人陪,皇上,你还是去娘娘寝宫看看吧?皇上与娘娘夫妻情深,说不定娘娘看到了皇上,心情一愉悦,身子骨就好了也说不定呢?”
朱瞻基本只是一时愧疚,才情不自禁的走向佛堂,可不是真的想去,一来不好面对,二来他对这胡氏也的确没什么情感,就算是去了也说不了几句话儿,加上皇后太过端庄了,少了那些乐趣,素来为他不喜,听了王振这话儿,立即回过神来,道:“是啊,朕去做什么,见了面还不是尴尬?”
“那摆驾爱妃的寝宫吧?”朱瞻基扫了一眼东院,低声道。
王振应了声,率先在前面带路,那焦急的模样,生怕自己刚才的举动被人看到了,告诉了皇后,落到了太皇太后的耳朵里,那可少不了一顿臭骂,那简直是一场噩梦,只要让人想起,就浑身打了一个寒颤。
不知是心里有愧疚,还是急于看到自己的孙爱妃,朱瞻基没再多看一眼,便转身向孙贵妃的寝宫走去。
听得通报,孙贵妃早已与丫鬟出了门来迎接,孙贵妃模样妖娆,加上身子曼妙,平日里的手段也不错,迷得朱瞻基神魂颠倒,少不了一番努力,好在老天爷对人是公平,前些时日的一番辛勤耕耘,总算是有了些收回,从今年二月开始,就被太医诊断有了喜脉,让整个大明着实高兴了一阵,为此,朱瞻基还特意去了堂太庙,拜了一趟广济寺,对孙贵妃更是呵护有加,如今大半年过去了,这肚子是看天见长,如今差不多是一个圆球了,眼看孙贵妃就要行礼,朱瞻基急忙上前,一把扶起她柔声道:“你看你,都是有了身孕的人了,也不注意些,这些繁文缛节,能省掉就省吧,朕又不怪你?”
^^^^^^^^^^^^^^^^^^^^^^^^^^^^^^^^^^^^^^^^^^^^^^^^^^^^
第一更先送上,请围观,请订阅!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