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没说话的陈山看目的已经达到了,做出了最后的总结:“皇上,安内救民,国家之急务;慕外勤远,朝廷之末策。汉光武闭关谢西域,唐太宗不受康国内附,皆深知本计者也。今畿辅、山东仍岁灾歉,小民绝食逃窜,妻子衣不蔽体,被荐裹t,鬻子女无售者。家室不相完,转死沟壑,未及埋瘗,已成市脔,此可为痛哭者也。望陛下用和番之费,益以府库之财,急遣使振恤,庶饥民可救……?“
总之西洋之行在陈山领头下,满朝文武百官算是做到了同仇敌忾,引经据典,硬是将郑和六次下西洋说得一无是处,皇帝你老人家若要行西洋之举,大明离亡国也不远了。
朱瞻基显然没想到局面竟是一边倒,他想要说几句公道话,可一来与西洋之行他所知不多,二来众人所言均是有理有据的事实,就算想帮忙,也不知从何下嘴,只好将目光看向杨峥,那神情再明显不过了:“小子,你整出来的事情,该怎么收场,你看着吧!”
杨峥轻轻一叹:“不就是下个西洋么,怎么非要吵上架呢?”心里虽嘀咕,面上却对着朱瞻基点了点头。
朱瞻基见他点头,登时放下心来,扫了一眼众人,朗声道:“吏部侍郎杨大人,此事你怎么看?”
众人越发觉得奇怪,只觉得这吏部侍郎的面子也大了些,下西洋这么大的事情,皇帝不问内阁,不问户部,唯独对这个吏部侍郎情有独钟,一时之间有人羡慕,有些妒忌。
杨峥在众人的目光中,走出了两步,对众人抱了抱拳,才道:“回皇上的话儿,微臣刚才听了半天,倒也听明白了,诸位大臣反对下西洋,无非是说下西洋朝廷没有银子赚,一直在赔本?所以才不支持的对不对?”
众人互相看了一下,一直有些看不透他的打的什么主意,要知道刚才的海禁他可是生力军,而且看多年不曾上朝的郑和等人都出现了,可见他们对这下西洋之行是势在必行,所以听他这么一说,不免有些好奇,可也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实话,他们的确是因为西洋之行一直是在做赔本的买卖,才极力反对!“
见众人不说话,杨峥笑着道:“怎么,诸位难道不是这个意思?”
陈山道:“谁说不是,下西洋就是在赔本?”
杨峥哦了声,道:“陈大人的意思,下官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若说西洋之行是赚钱的,为朝廷谋了福利,大人是可以答应重下西洋是不是?”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