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我伐天下> 第二百四十章 虞允文的心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章 虞允文的心思(1 / 2)

 而此时的虞允文却不在想着这件事,因为在柳叶回来汇报之前,想也是白想。虞允文现在想的是关于时俊的事情,当初赵抗第一次见到时俊的时候,就为其世上罕有的身体素质而惊讶,打个很不恰当的比喻,时俊的身体素质在男人中的稀有程度,不亚于江晨星的身体素质在女人中的稀有程度。但是实在很可惜,如此的璞玉,却到现在都还没练过内功,使得他基本上失去了最大成长的可能。因为正统内功要大成怎么也得二三十年,到那时时俊的年纪也不小了,巅峰期可以说转瞬即过,根本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但是赵抗并不是一个轻易就说放弃的人,何况这样的人才就任其自生自灭也实在可惜,辗转反侧之后,他竟然想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大胆方案,那就是用药物来改造身体。其实没说的这么恐怖拉,该怎么说呢?当初赵抗曾经推断过,内力的真实作用其实在于将身体的潜力引导出来,同时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本来互相抵消的力量形成合力,后来他又发现有些内功还能改变身体本身力量的性质。所以内力是有上限的,当身体的力量可以百分之百发挥出来时,再提升内力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而赵抗对时俊身体的改造正是基于这个机理,就是通过药物使得时俊比一般人更容易达到这个上限,等于变相地大幅提高了内力的效果,到那时即使他练普通的内功都比别人练顶级功法要厉害得多!

这种方法自然很是邪门,风险也必然很大,虞氏父子当然不希望如同他们亲人一般的时俊冒这个险。可谁也没想到,一向对虞允文可谓是言听计从的时俊,这次的决心竟然如此坚定。他当时是这么说的,“我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能帮助虞大哥你,我脑子不太灵光,唯一有点用的就是我的力气。可这次我亲眼见到了,我以前自认为很厉害的武艺,在真正的高手面前不值一提,我简直如同废物一样!我只是想变得更有用一些,请你原谅我吧!”,说完他竟然嚎啕大哭,看来当时连女人都打不过的事实,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虞允文见到他这个样子,也只好同意了,但是他对赵抗再三申明,要是他敢乱来以致时俊遇到危险的话,自己宁可死也不会再为他献上一个计策!

赵抗自然不会乱来,事实上,这次实验所用的药物全都珍稀至极,总花费不下百万贯,某种意义上讲,赵抗这样做也算是挪用公款了,但又不是拿去享用的,别人也不好多说什么,更何况这件事对外是保密的,根本没几个人知道。因为代价实在太大,所以赵抗的这次实验就算成功,也是毫无推广价值的。

这里很多人可能要奇怪,时俊不过是一个纯粹的武夫,值得赵抗花这么大的代价吗?赵抗从来就不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他这么做自然是为了他自己。当初让内力暴增的计划被江晨星搅黄了以后,这条路赵抗已经走不通了,于是赵抗就开始反向思维,内力要增加十倍确实基本没这个可能,但是如果将内力的效果提升十倍呢?那结果不是一样吗?于是赵抗就在时俊身上开始了实验,可最后的结果却令他相当郁闷

其实这段时间虞允文自己的武功进步也很大,如今虽然不敢说是多厉害的高手,但至少不会成为女卫们的拖累。当初虞允文正式投效之时,赵抗就意识到虞允文的武功全是花架子,没有内功,遇到高手刺杀会很危险。而刺杀赵抗的杀手可以说多如牛毛,因为赵抗武功太强,所以不少人都转换了目标,盯上了那些对赵抗来说很重要的人物,虞允文自然也总有一天会成为他们的目标。

因此赵抗不得不派出女卫进行保护,但女卫就那么多,不可能一直都派去保护虞允文。这一点不光是赵抗意识到了,虞允文自己也一样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虽然心中常常责怪赵抗当初四处树敌,才导致今天的局面,可现在再说这个也没什么意义了。于是赵抗就开始将一些上乘的内功传给虞允文,这时连赵抗都忍不住惊叹起来。天才就是天才,几乎所有的上乘内功虞允文都能运行自如,似乎全无走火的危险。不过赵抗很快就想明白了,这不光是天才不天才的问题,关键在于虞允文几乎是个无欲之人,他学武功真正是只为自保,这样杂念就比常人要少得多,那当然就不容易走火入魔了。

虽然所有武功都能练,但虞允文并没有选择最强的“青冥神功”,他练的是“易筋经”,这点令赵抗一度很不解。赵抗倒不是对虞允文轻易突破“武学障”而感到惊奇,当年李靖既然能练成“易筋经”,那么同样是不世出的天才,虞允文自然也一样可以轻松做到。赵抗奇怪的是,在他看来“青冥神功”大成后威力只在“易筋经”之上,而且“青冥神功”还能靠吸取别人内力而迅速成长,另外还有驻颜和模拟其他武功的特效,能强过它的武功就只有“葵花宝典”了

虞允文当时是这么说的,“我并不想武功多高,我只是想尽快能自保而已,所以上手最快的‘易筋经’自然是首选。”

“可是‘青冥神功’吸人内力成长不是更快吗?难道你是因为这武功损人利己所以才不肯学的?”,赵抗自认为找到了原因。

“我并不是迂腐之人,只是‘青冥神功’在练习初期由于本身内力太弱,基本上是吸不到别人内力的,仅此而已。”,虞允文答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