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穿越架空>大宋之风流才子> 第六百三十二章 得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三十二章 得道(2 / 2)

耶律煮蓉则象一个小孩一样。将手指头放在嘴里,看着石坚眼里神情复杂。不知道如何对待石坚。可以想像这场宴会散后,这个冤家将会再引起轰动。

老和尚这回坐不住了,其实不是他眼光不如石坚,而是两斤。人站的角不一样。石坚不敬鬼神,所以看经书时,也只是当作一门问,吸收其中的精华。但老和尚不同,他就是看到这些问题,也不敢想,怕得罪佛祖。然后研究,也解释。解释不通,怎么办,只有怪自己没有弄懂。

他站了起来,走到石坚面前,恭恭敬敬地施了一个大礼,说道:“请石施主教我。”

石坚这才从地上站起来,他合什还礼说道:“不敢。”

然后转向坐在朝堂上的大臣,问道:“《大》里有一句,所谓治国先齐家,其实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何赤。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养而后嫁者也。”

这也是石坚为人所齿诟的一个重要方面,家中的了。先齐家后立国,连一个小家都管理不好,如何管理大家?就象一个女先怎样养小孩才嫁人一样好笑。

“那么我再问各个大人们一个人,房玄龄,如何解?”

房玄龄,唐朝开国名相,人称真名相也,唐朝初期的房玄龄,杜如晦。后期的姚宋,为唐朝的盛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而其中如要排名。房玄龄肯定要排在第一位。可是房玄龄自己俱妻不算,养的几个儿都不争气。儿媳妇偷人不算。还偷和尚,几个儿阅墙不算,还参加谋反,最后被处死。如果说治家。房玄龄可以说排在到数第几位。这一点徐茂公比房玄龄还要好,至少他家中的媳妇没有偷人,后代也没有阒墙。

可凭不能齐家就说房玄龄不能治国。那么这一班大臣基本上全部退休算了。

问得这一班大臣哑口无言。心想。你为难如来佛祖就算了。反正老天不公平,你这个不信神不信鬼的家伙,比那行小本事都大。妖异!你来为难孔夫干嘛?

其实这一点与圆觉一样。现在的读书人,对孔夫是膜拜,于是不敢怀疑。所以《尚书》那么大的漏洞,哎,就是没有人指出。因为不敢想。但这一点石坚更好一点。他站在旁观者的角,冷静地分析问题。不但有着前世的问,这一世因为写书,看了很多的书籍,客观地分析。不要说不信神,道教与佛教就是碴碴。也有许多好的地方。如佛教中的千世界,微世界,还有水里有生物,现在人都好理解,可那时候提出这样的想法容易么?

习其中好的,排除其中坏的。这才是真正习。不要搞什么凡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才是符合科发展真理。就象伽利略的力,再到牛顿的力,再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在不断地进步,才能为社会带来希望。

赵祯也站了起来,走过来,他知道石坚既然问了,肯定有答案,他低声说道:“石爱卿,你就不要提问了,为我们寻找答案吧。”

敢情他也感到好笑,这么多人。都嘴张着看石坚一斤。人自问自答。升么高僧,什么名儒,都是假的。

石坚才说道:“我刚才说道佛说世界有千大世界。可是我们眼睛有多大,看到的地方能有多远?就算是超级圣人,看到了整个地球,还有月亮,以及更远的星星。其实连这个世界,我们那一个人能说看得清楚呢?因此,我们要不断地习。之所以孔夫被我们称为圣人

“工,旧为他说的话。经讨了千多年,现在坏证明有道理。怀见姓。请问这些界上有几个人能做得到?但孔夫自己也说过,人同行。必有我师。连他自己都在习。认为自己有不满的地方。可是我们后人呢?好了,将孔夫的话一抱。什么都是对的,其实这是一种错的做法。孔夫的话可以绝大多数是对的,但我刚才说过一件事,世上没有绝对的事。就比如齐家与治国。这是两回事。齐家是如何调解家里的矛盾,但治国呢。再说唐初,如房谋杜断,王莲、魏征善谏,李绩与李靖善兵。各有所用。再如汉初,韩兵张谋萧发小。各有所长,而且人主将他们用在他们的长处。这才构成一个盛世。这一点臣也多次与皇上说过,不是没有人才,而是要会挖掘人才,使用人才,这才是人主的重要职责。不然天下那么多事情,要皇上一个人来处理,皇五帝也没有这本事。”

众人再次哑口无言。但这一驳,至少孔夫所编的这篇《大》中一句泡了汤。

“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我们就能解释刚才我所提问的。”

“请说?”圆觉有些迷茫,按照石坚的意思,佛祖也说错了?

“善男,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善男,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看见彼摩尼实有五色。善男,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

这段话意思身心的变化,都是假象与尘垢,就象看到了摩尼宝珠五色。其实本来没有颜色的,只是五色光射在上面,以为有五色。因为身心的变化,才发现这样错误的理解。

现在再没有一个人嘲笑石坚了。到现在石坚无论经义,还是佛教故事,信手指来,滔滔其谈,连高僧圆觉都在听其教诲,那个敢笑话。只是躲藏在宫墙外面的小宫女们。一个个看着石坚,眼光流彩缤呈,艳羡的。

“说到底,修佛的重要环节就是空与放。只有放下一切,才会修成大道。可为什么连佛都出现执迷呢?来,我再来说一段话,大家就明白了。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摒多罗藐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什么一切诸佛?指的走过去、现在、未来,象这一世的释迦牟尼佛一样,就是在第五个劫数里。这一劫叫贤劫,共有一千个佛出世,释迦牟尼是第四位。当然这个劫数也很长,长到我们现在都没有办法用数字计算。为什么佛来应世。我刚才说过佛已经跳出界外,跳出去是超脱,跳进来是救世。存了念头,就会有劫难,所以佛也遭到魔邪袭击。”

说到这里时,圆觉已经有所“悟”眼睛开始明亮起来。

石坚继续说道:“一开始入世时。虽然佛有硕大的慧根,可也要习。跟谁习的?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也就是封神演义里的那个燃灯道人。于法所得不。入世的过程,是一个重新习的过程,一边帮助世人超脱。一边自己也要超脱。所以在世间的如来佛祖与在界外的如来佛祖等于是两样的,这个佛祖还不能说领悟大道的佛祖。”

这句话说完,所有人大哗,可不知道如何辨解。有道理啊。如果超脱了,还要习做什么?就象孔夫什么都是对的,何必来句人同行。必有我师的话?

“因此,我佛在这些间说的话。还史杂着念着,但我佛早有慧根。经义中的真义还在。不必求其末,而忘其本。在这里我还说一个故事证明一下。唐僧到了天堑后。在一个雪山看到很长很粗的头发。他看了半天,认为这下面很可能是一个人头,而且还不是这一劫数的人头。有可能是上一个劫数冰河期的人头。于是一挖,真挖出来一个高大的人来。这个人还在盘坐。唐僧就拿了一个引磐在他耳边敲了。他是释迦牟尼佛前面的迦叶佛末法时代的比丘,出家自修入定,等待下一个释迦牟尼佛入世向他请教。唐僧就说了,释迦牟尼佛也涅磐了。这个人就说了,那么我再等吧,等下一次弥勒菩萨前来。唐僧说,就是你等弥勒佛也要出定才能找他,这样入定下回来有谁来喊你。这个比丘一听对啊。于是听从唐僧的话,出神。投到尉迟恭家中。但唐僧找到了这个孩后,却认不出来他了。可这是皇帝下命令,让他代出家的。这个孩说了,我出家行,但有一个条件,一车美女服侍我,一车酒肉。一车书。这就是车高僧。这说明了一点什么,习气未除,一转胎。习气就明显现出来。但佛不同,生于天地之间,可他是来救人超渡的。这个习性了跟着沾染一点。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有这些矛盾的经义之说。”

众人再一次面高相觑,这个好象没有那个人提过。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但是圆觉却俯下身体,对石坚膜拜说:“阿弥陀佛,大善功,大善德。”

但石坚不领情,一脚踢在他屁股上,喝道:“大和尚!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佛说众生平等,我佛非我佛,即为修道,何来高僧之说!即为修道,何执迷于国事俗事!即为修道。何来你我他,生死成败!去!”

又踢了一脚!

但这个圆觉也不生气,也不高兴,将手中钵盂往地上一放,一拍手真的扬长而去,一边离开一边说道:“何为来者何为去,何为高僧何低僧。风吹大海波浪阔,风过海面镜平!”

众人被这一变故,再一次惊得面面相觑,这是怎么回事啊?

石坚心里面也忐忑不安,老和尚,你腰里可带着一点钱啊,不要什么都空了,连化缘都不化缘,到时候被我忽悠疯了,活活饿死,那可是大罪过。

众人一起大眼翻什么好。正在此时,宫外有侍卫跑来报告,原来这个大和尚走出宫后,就在皇宫门口入定了。

得道了?

这一下热闹了,什么国事也不管了,连宫里的贵妃皇后们也不顾抛头露面,从殿后跑出来,跑到宫外观看。

防:不知道这个章节可曾让大家满意否?不过看到几位老大的鼓励。心中觉得很温暖,所以写起来自我感觉很好。最后说一下,这是我对佛义的一些想法,各位信佛的同志不要追究。我不信神不信鬼,只信天地良心。

良心一正,鬼神自敬。良心不正。再敬鬼神,鬼社也不会赞扬的。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为转载作品,内容章节均由网友上传,与三江阁()无关,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