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随后的一周之内,叶沉溪陪同王树成的调研小组跑了美国三所拥有互动娱乐或者游戏专业的学校,两所本科学位,一所本科及硕士学位。
差不多叶沉溪也在全美进行了连续四场“全球巡回演讲会”……免费的那种。
他最真切的感受是,上课真没有自己做游戏好玩来着,如果差不多水平和立场的交流还好,纯教学不是很对他的口味。
但没办法,根据王树成他们初步定制的方案,可能会先选择一个隶属于教育部的“985”高校,作为全国第一个开设游戏设计专业的试点学校。
这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学位授予门类还是工学,目的是培养游戏设计人才。
至于程序和美术相关类的人才,其实已经在很多其他学科中培养出了很多,只是唯独策划目前是完全空缺的,纯粹的靠经验做事。
专业暂命名:游戏设计……而学位则是本科。
专业课涉猎领域还比较复杂,包括文学的,数学的,也有一些艺术鉴赏的,人机交互语言代码基础之类的。
按照策划的工种分类,其实应该是开设一个游戏设计学院,然后再往下分文案,数值,系统,关卡这样不同的专业的,因为其实虽然都是游戏策划,工作内容和所需技能差别还有些大,尤其是文案和数值南辕北辙,一个发散,一个逻辑,一个需要感性,一个需要理性……
这是典型的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的调整,工科类专业本身就有这样的特性。
不过因为是试点,所以王树成他们并没有打算这么做,还是从简了,打算挂在计算机学院下面,学习一样的专业课,至于今后的发展方向,第一批学生可能需要自己决定然后在选修课上区分出来了,主要是看到效果之后后面再进行调整。
不太一样的是每年教育部其实都会新增不少专业,不过那都是由各大高校根据自身情况申请,提交教育部审批,而这次则是直接由教育部发起,认为根据市场需求,可以新增这样的专业了。
也说明他们的看重。
主管部门是教育部,而学校则因为青鱼网络研发总部的位置,定在了巴蜀大学……并不是因为府南这个城市整体的游戏行业发达水平,纯粹是因为这里的青鱼网络而已。
而叶沉溪,还有青鱼网络一干高层,自然是免不了要去学校上上课,开开讲座什么的呗。
“王司徒,啊不是,王司长,这个……”
四十多岁的王树成副司长一脸正气凛然:“叶总,这专业刚起步,你们可得多多帮忙呀。”
再说了,这个方案还是你提出来的呀。王司长心里想。
“你知道我们这个行业的工作情况,任务非常饱和,没有最快,只有更快,活儿都干不完了,每天加完班回家就恨不得一把倒在沙发上下半辈子都不想起来了。”
“夸张了啊,叶总……不过你放心,你们这样的大忙人,业务多,应酬多,可不敢太麻烦你们。你只需要挂个名就是了,名誉教授什么的,比如开学,毕业什么店里的抽空去学校演讲演讲就行了,主要嘛,也就是激励激励学生们。”
“主要教学内容,还是让给专职的老师,这肯定是要面向社会招聘全职的,不能就吃大户你们青鱼网络一家,不然媒体舆论会怎么说我们……”
主要教师还是会社会招聘,面向人群也包括知名游戏公司的在职或者曾在职人员,对市场和行业有深刻了解的。开发过广受好评的游戏,在国内外曾获奖这些,自然也是加分项。
当然曾经有过成绩,并不一定代表会成为一名出色的老师,而且有过成绩的……多半也走上了成功之路,赚得钵满盆满了,不太可能跑回来当老师……考察小组认识得很清楚。
他们在北美这四所学校的游戏开发专业看到的是美国和中国游戏环境的不一样之处。他们没有那么多一夜暴富的神话,也有赌未来的成分,但没国内这么贫富差距巨大,游戏火了保养嫩模,黄了下海干活。二是他们老师的待遇确实比国内要高,所以有些经验丰富的行业老人愿意从游戏公司里永无止境的加班和压力中走出来,去到学校,享受另一种生活。
所以现实一点儿想,可能这第一批进入学校的老师,大部分都会是混迹了游戏圈几年数载,碌碌无为,资历确实丰富,进过大公司但也就是边缘人物,并没有担任核心的那些人。
想到这个王司长是比较愁的,老师真的不好找。
“王司长,你们能体谅那可是太好了。”
“青鱼网络府南的管理人员,如果有空的话,也可以抽空过去和学生们交流交流,尤其是专业成绩优异的学生,说不定毕业之后就是他们的下属了呢。”
“这么说不太好吧,搞得像这个专业是我们公司的后院似的……”
“这不是就咱们私下里聊天儿嘛,如果出了成绩,确实为游戏领域输送了人才,其他学校也会陆续开办的,这个东西得取决于专业人才的市场缺口有多大。”
叶沉溪点头道:“这是为整个游戏行业输送人才,我们义不容辞。”
王司长突然笑得有些圆滑的感觉,让叶沉溪感觉怪怪地,猜也猜得出来,估计是要谈谈什么师资援助,学校与公司合作之类的事情了。
……
不少大型游戏公司其实也是有公关部的,有些是独立一个部门,有些则是和品牌部合并在一起,比如青鱼网络。
这个部门的主要职责首先是“讨好”玩家,和玩家之间建立友好且稳定的关系,甚至于……使玩家变成这家公司的粉丝。
也会包括和其他公司之间的撕逼啊,控制负面新闻的影响力和传播,与竞争对手对簿公堂什么的……这个还真别说,互联网公司之间打官司是时常都会有的事情,不求胜败,只为展现姿态,增加曝光,吸引眼球,反正作秀的居多。
还有就是通过媒体,社交网络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也会安排或邀请媒体对公司领导的采访,向各家媒体发出通稿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