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穿越架空>秦歌一曲> 第四十三章:纵横的梦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三章:纵横的梦想(1 / 2)

 “大人客气了,”说是客气,但人家把酒端到了面前,不喝,就是不给面子,刘羲别的不知道,但老秦人动不动就结仇,虽然雍城令也许不会是这样没品的人物,但说不定会记在心里,天知道呢,所以刘羲无意和大老爷过不去,人家给面子,你就要接着。刘羲正色道:“在下本只是小商,荡尽家财,落户于秦,既然入秦,就要为大秦,为自己谋划一下,可以说,在下看中的,是大秦的未来,而非是现在,真要说现在,秦国食无佳肴,居无华屋,行无驷马,衣无缎裳,可不是来吃苦的么?”

雍城令听了,一饮樽中酒,叹道:“但不知,我大秦何时才能食有佳肴,居有华屋,行有驷马,衣有缎裳,先生,可有明告么?”

刘羲淡淡一笑,道:“人有三过,好心办错事,好女嫁错户,好嘴说错话。在下言以过多,再说,就是罪过了。”

有道是交浅言深,只是落户入秦,见了面,说这么多,够意思了,还要怎么样?所以刘羲这样不算失礼,雍城令此言反而是失礼,当下道:“却是老夫有失礼数,是了,先生要落户于秦,但不知看中了我大秦哪一城哪一县?”

刘羲笑得更古怪了,这句话里学问大,哪怕是穷秦,也一样有无数的地头蛇,比如说那些州府县城都有老世族的影子,那些开好的良田也多是世族的封地,真正的平民大多如陈家沟一样,生活在山野林子里面,这里不说苟政,但如果你老老实实开田种地,那么必然的,你种的粮怕是要全部上交,因为秦国要打仗,打仗交征粮,这是一个落后野蛮的制度,所以很多秦民并不愿意打理自己的地,而世族打下的粮米,通常只是意思交一下,又或者叫乐捐,那不是国税,必要的话,秦国甚至收不到他们的粮。。

是以,在这方面,就要另打主意了。

好在的是,对此,刘羲却是看出了要点。。

当时秦国之富,全在泾渭之水,依水才可有田,才可种粮,秦国实质上是一个半农半耕的落后国家,因为放牧是有学问的,这属于看天吃饭,下场大雪,牛呀羊呀,能死上一半,只看刘羲在山路上给冻死的那些马,那些马不是刘羲的,如果是他的,是一个牧民的,那个牧民会心疼的想死的心都有。

牧民之幸苦,可见于一斑。

但现在,刘羲却有着他自己的想法。

“我所要选立身之地,就在云阳以上,泾水之北!”

此言一出,猗梁也就算了,可知根知底的朱夷吾与雍城令却是吃了大大的一惊。

那是什么地方?与其说那里是大秦的地方,还不如说是义渠的地方。

义渠在商代前是西方羌戎民族的一个分支,原居宁夏固原草原和六盘山、陇山两侧。。商代,他们同居住在陇东的狄族后裔鬼方相互为邻又相互攻击。后来又同住豳地由先周姬姓部落建立的豳国经常发生冲突,不断蚕食其领土。

大约在公元前十二世纪的大商康丁年间,由于北方狄人南侵,周祖古公亶父率众离开豳地南迁岐山。戎狄两族乘机占领陇东大部分地区。文王末年,姜太公曾派使臣南宫适出使义渠。义渠国王送马、鸡和犀牛给文王,文王又将这些东西献给商王。由于义渠同周人相处关系比较和谐亲密,而鬼方同商周对立,所以每次战争后,鬼方失败逃走,远奔河套,而义渠趁机内迁。这样,义渠就逐渐占据了陇东大原地区。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茂,畜牧业得到空前发展,义渠人口也大量增加,由游牧状态定居下来。他们在同当地周族后裔的杂居中,学会了农耕技术,学习了周族文化,并效仿周人建立城堡和村落,从而发展成为区别于其他羌戎的义渠族。。

西周王朝建立后,义渠臣服于周。周穆王曾讨伐戎狄于大原,周宣王曾料民于大原。周王朝在多次镇压少数民族遭到激烈反抗后,遂改变策略,采取安抚政策,将五戎即义渠、郁郅、乌氏、朐衍、彭卢等安置于大原地。五戎中,唯义渠居大原中心地带,南临泾水。这里自然条件好,宜耕宜牧,义渠很快强大起来。

西周末年,犬戎叛周,兵临咸阳城下,并杀幽王于郦山,周平王惧戎狄,慌忙迁都洛邑。义渠趁周室内乱,宣布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郡国,在今宁县焦村乡的西沟村建立了都城。

义渠国建立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彭卢、郁郅等其他西戎部落,扩大了疆域,并先后筑城数十座,派兵驻守。它的国界西至西海固草原,东达桥山,北控河套,南到泾水,面积约十万平方公里。在政局动乱的春秋战国时代,它直接参与了中原合纵与连横的政治、军事角逐,特别是先后同强秦经历了四余年的反复军事较量,成为当时秦国称霸西戎的主要对手。。

义渠人刚强勇猛,他们“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所以作战十分英勇,宁死不屈,这也是义渠国能延续数百年的重要原因之一。义渠国实行全民皆兵,遇到战争,青壮男子都要上战场,造成女多男少。

义渠规定,同族十二世之后可以互相通婚,兄长死后,弟弟可以娶嫂为妻。义渠定居陇东高原后,开始从事农耕,逐渐发展成半农半牧民族。

中原争霸,秦穆公却全力平定西方戎狄。大大小小一百多个戎狄部族,全部被秦军打败,变成了秦国的附庸诸侯。也就是说,臣服秦国,缴纳贡赋,但依然自治。但秦穆公惟独对义渠国恨之入骨,将义渠精壮三万人全部迁徙到秦国腹地,罚做隶农,将其余老人则全部驱赶到阴山以北的荒漠地带去了。。

秦穆公之后,秦国四代衰弱,义渠部族又顽强的杀了回来,占据了泾水上游的河谷草原。直到嬴师隰即位,秦国整军经武,要先除义渠这个眼中钉,而后再对魏国开战。打了几次,义渠都败了,但却逃得极快,始终未伤元气。秦军一退,义渠便立即卷土重来,气得嬴师隰哭笑不得。这时,年轻的中大夫甘龙提出了“安抚义渠,以定后方”的谋略,又慨然请命,只身前赴义渠和谈。历经三月,甘龙与义渠首领达成了“义渠称臣,秦国罢兵”的血契。

秦国后方安定了,义渠也获得了休养生息。

但无论如何,可以说,目前衰弱的秦国根本无力抵御义渠人。

如果不是先前听刘羲说话条理分明,雍城令怕是要以为这傻货是想死了,或者说有别的算计,但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会做这样的傻事?不懂,不懂?那就问好了。。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先生何以如此自处,要是先生担心在秦国难有立足地,此事可包在本官身上,在雍城附近划出一块地来,还是可以的。”

这是虚言,说是划出一块地,什么地?自是荒地,但就是荒地,在雍城令看来,也比到泾水河北去送死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