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旭的声音很谦逊。
落在大爷的耳朵里却很惊讶。
瞅着许旭的面孔,大爷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的恍然道:“哦,是陈常务啊,好像几天前是有封给他的信,陈常务跟我交代说注意这几天要来个年轻人,就是你吧,那你进去,就一直往里走,深红的那幢旧式木楼就是《十月》的编委会了。”
这要不是那天收到信后,陈常务特意跟他讲了这件事,大爷还以为这小年轻不知天高地厚的,哪有送稿一下子给送到常务副主编那里去的。
许旭给大爷道了个谢,进了石狮子把手的大门后,里面是别有洞天,内里扩展出来的小院套小院。
沿着大爷所说的路径,径直往里穿过前庭中院,作为全国颇有名气的出版社,一路脚步匆匆的忙人不少,也没人留意到许旭这个陌生面孔。
来到后院,就看到安静矗立在槐树掩映间的旧式木楼。
木楼墙皮被爬山虎给占据,夏风里绿叶簌簌,看起来很斑驳,但挂着的“十月”之名,透着一股精神昂扬。
靠近时,就能看到一楼门牌墙上,各自挂着不同牌子:发行、财务、行政,编辑......
走近挂着的编辑室牌子,许旭透过窗户,就看到里面左右共六张桌子里,有三个人在位,正低头认真看着手上的东西。
许旭伸手轻轻的敲了敲门。
三个人抬起头,眼前一亮,喔嚯,一只年轻的靓仔!
只是看着这张陌生的面孔,脸上疑惑。
许旭主动的自报了家门,三位编辑思索了片刻后旋而恍然,其中一个地中海热情起身道:“原来你就是陈常务说的许旭同志呀!请进请进!”
在办公桌后的仨编剧都放下手里的活儿。
三双眼睛,六道目光,瞅着许旭。
真稀罕呀!
陈常务特意点名要留意到访的一个人,说是会带着稿子来。
没想到这会儿一见真人,啧啧好年轻!
这年轻就意味着无限潜力,几个编辑自然不会认为,能让陈常务交代要来的人,是个不能写的。若能写得出来,黄金写作年龄肉眼可见的令人羡慕。
地中海见许旭站着挺拘束,从旁边拖来凳子道:“你先坐呀,曲主编和陈常务这会儿都不在,今天他俩都有个会,稿子呢,可以给我们看看么?”
都是搞文字工作的,地中海编辑很好奇,是什么稿子会让陈常务点名。
许旭自无不可,当即从包里把厚厚的一沓手稿拿了出来。
一见这厚度,三位编剧就不明觉厉,这厚度,根本就不是一篇短篇能架得住的。
小年轻一上来,就搞这么厚?
怀着惊讶的心思,三编剧各自拿走一本手稿,坐在一旁翻看了起来。
这样一来,除了拿到故事开头的地中海之外,其他两位编辑是从中间开始看了起来。
翻开手稿扉页后,首先,不约而同,是被许旭一手好字所赏心悦目,哪怕有些地方有文字修改,在字里行间的小字亦是工整。
天知道,他们平时候看各类来稿的时候,面对一些字体潦草的文字时,是有多么的费眼睛,近视眼就是这么来的!
眼下,地中海编辑翻开了扉页后。
一下子就看到时间是从建国开始,不由冒出一个念头:这个时间上,眼前这年轻人还没出生吧!
新人作家,挺忌讳首次提笔就去写自己没经历过的时间线,因为没有生活过,难免凭空想象,而想象的近义词,往往就是编造。
不过很快,他就打灭了相关思绪。
因为他看到了剃头匠包师傅和冯静波的对话。
这人物对话,有些狠!
而伴随着理发店里冯静波对包师傅谈及枪炮被过路的警察肖大力注意到,很快,地中海编剧就沉浸到这个披着谍战外衣的年代感满满的故事当中。
不止是他,另外两位编辑,也很快被《无悔追踪》里面的人物故事所吸引。即便他们没有开头,而是从某一段直接看,但强烈的生活式故事性,是让这两位整天跟文字打交道的编辑,根据人物对话间的对立,很快在脑海里建立了人物关系图谱。
随着三位编辑沉浸式的看了进去,不大不小的编辑室,忽然间安静下来,站在一旁的许旭,干脆打量起这一方编辑室起来。
地中海编辑的桌子上,最显眼的就是一只漂浮着满满一层枸杞的玻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