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农圣> 第359章背锅者萧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9章背锅者萧瑀(1 / 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库),最快更新!无广告!

作为一个后世人,孙享福太知道科举对于古代的影响了,好的,坏的,都有,它给了所有读书人希望,然而,却因为它的鼎盛,让这个民族丢失了很多东西。

汉唐的武风,正是因为科举的盛行,让读书人彻底的统治了这个民族,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宋被元灭,明被清灭,让蛮夷统治了这个本应该雄霸于世的民族,让本应该快速的发展,进步的华夏文明,出现了短暂倒退。

根子的问题是什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说白了就是利益。

读了书,考了功名,就能做人上人,其它一切皆为下品,那大家还不死命的专研这玩意?

在孙享福看来,并不是这些古代人所钻研的儒家学说有多毒害人,毕竟,真正做到了儒学里面所提倡的正确思想的人,差不多都是对古代国家有积极作用的人。

毒点就在,科举,它只是让会读书的人做了人上人。

而会读书的人,却未必是会做事的人,而国家最需要的,却是会做事的人。

在这个地方官能主导地方上大多数事情的时代,一个会做事的主官和一个只会读书,不会做事的主官当政,起到的效果是天差地别的。

孙享福认为,科举的目的既然是为了朝廷选官,那就应该选国家需要的官。

会做事,也不能体会在脑袋里有多少策略上,赵括这样纸上谈兵的人,要是当了政,只会误国。

而古代读书人的实干能力往往都较差,因为他们为了读好书,放弃了很多其它方面的知识,五谷不分的都大有人在,你指望他们能带领百姓,发展民生?

就像后世刚出校门的学生一样,只学了一套理论知识,大多数人在生活上还需要父母照顾,你直接让他当一个大公司的领导,这能行吗?

结果基本都是搞乱了这家公司,而套用在古代,就是这些书呆子会害惨了一地的百姓。

所以,孙享福首先就要改变的就是科举的模式,只把它当做一个读书人获取学政实习的入门考试,这就比较符合国家的需求了。

后世的精英社会里,各个企业,政府部门最喜欢用什么样的人?

答案是在实习工作中,表现较好的大学实行生。

这些表现较好的实习生基本都已经有了胜任工作的能力,而且非常具备可调教性,适应能力强。

贞观朝实行的首届科举,会对今后整个大唐国运造成影响,最好在一开始,就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设定一个好的方向。

所以,汉朝玩脱了,导致世家门阀丛生的举孝廉制度,隋朝玩脱了,导致世家门阀把持朝堂的假科举制度,孙享福都不能用。

“萧相可是觉得,只要是读书人,就都能当好官?”

“这······”

萧瑀语塞,这个问题其实根本无法回答,当官,和当好官,根本没有什么很好的界定标准。

“所以,为了尽可能的保证朝廷能获得更多能做事,会做事的好官,下官跟陛下商议过后,决定按照朝廷的需求取士,而且取士并非直接让他们当官,只是给他们一个文凭,凭这个文凭,他们可以去到朝廷各个需要人手的部门学政实习。

堂部实行生,由主管的上官,以及与这个部分有事务交集的兄弟部门给这个实习生评分,地方实习生,由上一级领导,和当地被管理的百姓给这个实习生评分。

评分足够高的,朝廷才授予官职品级,而在被授官之前,这些实习生只能够获得朝廷的基本生活补贴,差不多刚好能够满足衣食住行。

而只是考到了文凭,却不参与实行的考生,没有任何补贴。”

唐以后的朝代,读书人一旦科考出位,那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秀才廪生就有足够食用的粮食拿,举人直接可以免全族的税,进士,即便是不任实职,都有相当不错的俸禄可以拿。

一道科举的大门,瞬间让这些读书人晋升为米虫阶级,这是不可取的,干活拿钱,不干活,没的拿,这才是天经地义的。

“此乃妙策也,如此一来,不管是有才无才的读书人,便都可以下场考一考,试一试自己的学问水平,朝廷便可以根据参考规模,对于国家的人才数量摸个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