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芯片和对应的数据线能用来干什么?
周克一时也想不明白,就先从容易看懂的开始看起。
他从托盘上拿起那支由三个透明塑胶袋和一个精巧的公用喷嘴组成的染色器,仔细端详了一下。
也不用等莫娜开口解释,他已经大致了然:“这玩意儿,是用来喷涂保护色的吧?”
莫娜点头:“正是如此,比赛官方不会允许提前穿着吉利服或者保护色的衣服参赛。因此,我考虑到你项圈里的空间太小,塞不下伪装服。所以推求其次,用了这个染色剂套装。
这染色剂效率非常强,是巴斯夫的最新科技,只要十毫升的液体,化作喷雾后就能把5平方米的面积喷成所需的颜色。另外,这个智能喷嘴还能设置所需的喷出颜色,按照RYB三色原料精密混成全彩色。
人体衣服的表面积只有2平方米,理论上这些染料够你全身染两到三次。你可以根据环境,在丛林中用一种颜色,到了沙地、麦田再换一种。确保全程保护色,大大降低敌人发现你的概率。”
“这么说来,这张吉利网也是这个用途的了。”周克一边微微颔首,一边挑起那张轻薄的大网,观察了一下。
他知道,“绝地大逃杀”比赛中,官方是会偶尔空投补给品的,里面就有极小概率包括吉利服。
那是一种靠保护色和很多不规则尺寸布条、绳索,来模拟自然植物的伪装服。
与传统只靠迷彩和保护色的作战服相比,吉利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布条提供的三维外观,及其带来的惊人的人体轮廓分割效果。反正比赛中只要拿到了吉利服,你就安全了很多(当然如果被人发现,仇恨值也会高很多)
不过,比赛中空投的吉利服,只是给人穿在身上的,并不能覆盖到人持有的武器、装备。
所以最常见的吉利服选手被发现的情况,就是其持有的枪械瞄准镜反光被人看见,或者因为背在背上的枪械本身太明显(大部分比赛枪械都是纯黑色的)。
更惨的则是有些拿到了吉利服的选手,舍不得丢弃此前捡到的钛合金防弹平底锅,坚持背在身上护菊,结果被人看锅识人。
而周克有了这套轻薄的伪装网,就能把武器和防弹锅遮蔽起来了(如果他比赛过程中捡得到锅的话)。
一套覆盖全身的吉利服,压缩折叠到最小,也得至少一两升的空间。可仅仅包裹武器和锅子的伪装网,几毫升空间就能塞下。莫娜的安排,也是充分考虑了项圈内的空间珍贵。
……4
搞明白那两件一眼能看穿的作弊装备后,周克终于静下心来听莫娜讲解最后的疑难。
那块只有指甲盖大小的“AR眼镜接口芯片”及其数据线、还有一个通过语音输入代码用的麦克风。
这几样东西加起来,几乎占掉了他项圈里缝隙空间的一半,要是不能起到足够的开挂作用,就有些浪费空间了。
不过,莫娜显然对这玩意儿很有信心。她讲解道:
“要解释这玩意儿怎么用之前,你得先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比赛用的AR眼镜,硬件层面的规格,和我们普通人平时使用AR眼镜是一样的,官方并没有特别定制——这一点,从赛后流传出来的转播录像里,可以得到证明。
两者唯一的区别,只在于软件,以及预存储数据的不同——比赛用的眼镜,有预存比赛岛屿的离线地图,和安全区缩圈计划。而普通AR眼镜肯定不会存这些。
基于这个设定,我就可以教你如何在落地之后,通过这些接口,对你的AR眼镜进行软件和参数层面的魔改。”(硬件性能当然改不了,毕竟不能违反物理定律。)
周克微觉诧异,旋即接受了这个设定。
莫娜原先用的那副AR眼镜,不就是她父母当年出事前,动用海康威视的技术魔改过的么?
妹子当然也掌握这方面的技术了。
逮住个“前全球第一监控巨头”的遗孤当队友,真是赚了。
不过周克马上又想到一个问题:“我看公开资料显示,安全区缩圈是实时随机的,可按你这么说,难道是落地前就全部设定好了的?”
他提到的“安全区缩圈”,是绝地大逃杀赛事中的一项机制。比赛时为了防止选手们消极避战,所以上岛后不久就会规划一个圆形的安全区,给选手们一定时间赶过去。
一旦时限到了之后,安全区以外的部分就会被毒气和杀伤性电离辐射所笼罩,留在那儿的人会快速衰竭、最终死亡。
而且每隔一段时间,系统都会显示下一个半径更小的安全区范围,一步步把所有活着的人逼到一块儿,直到杀剩最后一个人。
按照官方此前的宣传,安全区的缩圈是完全随机的。
可听莫娜的说法,即使是随机的,那也不是最后一瞬间才临时随机的,而是所有人上岛之前就已经随好了、存在大家的AR眼镜里。
面对这个问题,莫娜胸有成竹地说:“虽然我没有直接证据,可是你想想,按照设定,所有人套上项圈之后,脑后芯片是不能再和云端通信的。AR眼镜上的一切功能,都是在离线模式下运行。
如果不是登机前就随机好,后续的缩圈信息如何发送给大家呢?如果可以发送,岂不是意味着官方依然可以获知每个选手的位置反馈了么?还怎么取信于人?”
周克点头:“有道理!这么说,管理安全区缩圈信息的软件,只是在AR眼镜里预存了一个计时器,然后每到预定时间,就把下一个早就设好的圈显示出来而已?而我只要破解计时器,就可以提前得到全部缩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