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袁绍之言,诸葛瑾顿时喜上眉梢。
别看孙策在张纮的建议下亲提三万大军北上发起攻击,但那是迫不得已的举措,是战术上的进攻。
战略上,如果能够与袁绍和平相处,他完全不想开战。进攻围攻小黄县的袁军,也是为了打退袁绍的侵犯,制止袁绍的野心。
这是标准的以战促和,瓦解袁军战略上的攻势。
而诸葛瑾如果能够用三寸不烂之舌,使得袁军主动后撤,两军免于交锋,则必然是一件大功。
他立即说道:“大将军能用忠谋,不惑群议,实乃天下之雄主也。请大将军立即下令撤黄县之围,以免我两军交锋,有损大将军声威。”
袁绍刚要开口答应,在他帷幕之内的沮授大步而出,厉声喝止道:“袁公不可!”
“兵法之书,十围五攻,敌则能战。今以明公之神武,连河朔之强众,将士思奋,而不及时早定大业,后难图也。”
“且孙策攻天子在前,失大义于天下。公兴义师而罚之,不为无义。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将军今岁不战,明年不征,必使孙策坐大,遂并天下,刘、王之鉴,尤在眼前!”
诸葛瑾闻此言大惊失色,怎么也没想到力主袁绍进攻的竟然是此前江东在河北最重要的盟友沮授。
这位监军向来不是以持重为谋,主张缓战的吗?
怎么面对江东,又改弦易辙,主张急战!
袁绍怫然不悦,亦斥道:“攻曹之时,卿言举师向南,于义在违。不如持久之,据山河之险,拥四州之众,以庙算胜之。缘何今日又言,仓促出兵,攻我旧盟,兴不以之师?”
沮授连忙劝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我联盟强盛,曹操四面受敌,其势衰败,此消彼长,我胜算与年俱增,故而利在持缓。”
“然今吴侯得兖、豫之地,治下人心未附,正欲休养生息!若给其两年,得民之心,以中原之人口,加以江东之铜铁、海盐,吴侯必威力转盛,可得军十余万,势不可敌也。”
“河北士众虽起于扰攘之时,但抗猛锐之锋,实俱非所能也!”
“将军自度以河北将校之能,足以当江东十余万百战百胜之师否?以弱当强,窃为公惧之。”
这句话就很诛心了!
袁绍顿时勃然大怒,经过这一战,他袁绍当然清楚,北兵虽众,然骁勇果劲不及南。
河北的将校率军尚不是曹操对手,更不可能是孙策这位猛锐盖世的年轻将领的对手,尤其孙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度,哪怕是袁绍都感觉其锋芒毕露,难以争锋。
两相对比,袁绍深深的感觉自己已经英雄迟暮,不复年轻人的猛气咆勃。
这也是为什么闻孙策亲提三万大军攻至,他袁绍就肯见诸葛瑾了。江东这支年轻的猛虎,袁绍感觉实难与其交锋也。
可清楚归清楚,这事实被沮授这样堂而皇之的说出来,袁绍还是充满了愤怒。
他袁绍是何人,天下共推的北方霸主,向来的天下豪雄之首。
现在他的谋士居然直言他不如一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
以袁绍的心高气傲如何能忍受?
还窃为公惧之!
这句话,以前沮授就说过数次,在攻曹之前,沮授就数次谏言,用的这句恫吓之语。
只是以前袁绍听闻这句还未放在心上,今日是怎么听怎么感觉嘲讽刺耳!
可能是因为以前袁强曹弱,他袁绍根本没有把这句话当真。
可如今被沮授说势力上已经不如南方孙策小儿,他袁绍的怒火顿时无可遏止。
而沮授见袁绍满面怒容,非但没有停止,更及时说道:“故而以如今形势,兖、豫两州得失,关乎南北强弱,更关乎将军帝王之业!即便攻之不胜,亦可引得兖、豫动荡,使孙策无法掌控此两州,便无法募十万大军。”
沮授当然清楚,以北军的才能,恐怕无法力敌江东虎狼之师。
但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只要袁、孙交恶即可,两军交战立即就能将兖、豫一带变为战场,无法安定下来。
以北军胡马士众之强,能将这一带平原都袭扰的不得安寝。
两军相争,早晚北军会有猛将发于行伍之间。
而江东却要从长江之南转运粮草北上,千里之途,耗费无数。
只要江东无法稳固这两州,相持下去一定是袁军在北方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