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安不晓得唐、宋、明的县令是否如电视里一般,需要问案断狱。至少在东汉,但凡官司不涉及官吏、士大夫、豪族,一般多由决曹掾审理。当然案件的最终决定权仍在羊安手中。</p>
事实上,得益于分曹治事。县令在多数时候是个动动嘴巴、管人管数据的角色。虽然此时的县令地位远高于唐、宋、明,虽然一郡之中太守多数时候,并不能过多干预诸县政务。但因初上任时就已经定下萧规曹随的基调。故而毋极县中事务并不算太忙。</p>
不过本着在其位,谋其政的原则,凡有闲暇,羊安便会巡查领地。而余下的时间里,除了习武锻炼的习惯,他又开始了补充、完善简体字的工作。</p>
以羊安对历史的了解,从汉末到西晋,数百年间,士族与豪强一边依附于皇权壮大自己,一边却又不断地削弱皇权对于地方的影响力及统治力。这对一个封建皇朝来说,无疑是非常致命的。</p>
某种意义上来说,东汉末年皇朝的迅速崩塌,及后魏、晋的快速灭忙都与之有一定关联。</p>
羊安以为,对抗一个既得利益的阶级,简单粗暴的方法是战争,但随之而来的后遗症亦当不少。而相对温和的手段,则是削弱其在文化上的优势。那么推行简体字无疑便是羊安能想到的最最简单的办法。</p>
只不过他惊讶于自己不知何时,竟然莫名的生出了对历史的使命感的同时。亦深知此举想想容易,推进起来却是相当不易。权力与时机自不用说,勇气与决心亦是缺一不可。羊安不晓得自己能不能等来机会,更不晓得机会到来时,自己会不会去施行。但至少他要在机会到来前做好准备。</p>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简体字与此时流行的俗体字,其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所谓俗体字,此时多指秦皇统一文字后,碍于时代原因,文化、教育传播的速度缓慢,导致不少地方仍沿用的春秋战国时的旧字。</p>
七月中,陈儁风尘仆仆的来了,一个人现的身。在得知泰山老家已有妥善安排后,羊安便给他在兵曹中安排了份差事,只不过暗地里,他实际负责为羊安收集情报。而他此行带来的数十人未入县城,便散往毋极,乃至中山、常山两郡(国)。在羊安看来,通讯落后的年代,情报尤显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