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外的边军们,终究没有仅仅半天的工夫就被击溃。
十二万人拥挤在要塞外,整整坚持了三天!
在蛮族骑兵的反复冲击下,这些主要由老弱病残组建起来的边军,硬生生挺过了最开始、也是最困难的阶段。
他们没什么士气,因为知道自己其实就是来送死的。
但也丝毫不见软弱,因为活着的时候,比死亡要更让他们感到痛苦。
这是沉默的十二万人,也是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十二万人。
边军之中的老弱病残,并非一开始就是老弱病残的。
他们最初同样是边军之中的精锐,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与过的战事逐渐增多,导致在战场上受了一些不可逆的创伤。
没有办法完全治愈,于是使得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最终变成了如今这般边军的累赘。
太夏没有退伍的说法。ъiqugetv.net
入了军籍,那就永远都是军人,到死都是。
甚至这军籍还可以继承,你当了一辈子的兵,到死时把军籍转给自己的儿子,这都是允许的。
因为太夏的军人属于农耕军,平日里要负责种地屯田,每年大概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能用来进行军事项目的训练。
这还是最精锐的边军。
如果是九州境内的那些地方卫戍军,恐怕除了种地屯田之外,还要充当上级将领的家奴,为上级将领去做各种各样的私事。
至于说正常该有的军事项目训练,那是什么?
所以相对来说,边军的情况已经是极好的了。
哪怕他们和真正的脱产职业军人之间,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但在太夏,他们就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从这些精锐里挑选了十二万老弱病残出来,集中参与这场战役,即便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必败无疑,导致军心士气极为低沉,可该有的抵抗意志,仍然是不缺乏的。
可惜,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抵抗意志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以游牧为生的民族,蛮族人天生就是优质的骑兵。
每一名蛮族人,无论男女,从刚刚开始懂事起,便要学会骑马、放牧。
自小到大练就的骑术,让他们骑马作战时,仿佛能够人马一体。
而众所周知,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步兵是很难跟骑兵抗衡的。
除非有险可守,不需要进行野战,步兵才能依托着各种防御工事的帮助,对骑兵形成优势。
一旦落到平原作战的境地,那么面对着奔腾起来的骑兵,步卒往往只能引颈就戮,很容易就会被骑兵彻底冲散。
想当年,三国时期曹魏的军队之所以能够横扫天下,虎豹骑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击破西凉马超集团、北征乌桓、还是追袭刘备于长坂坡,虎豹骑都是能够成事的最关键因素。
强大到需要蜀吴联合相抗的曹魏,所有军队里,最核心、战力最强、最被曹操倚重的,就是虎豹骑。
然而这样一支军队,数量却仅有几千而已。
区区几千精锐骑兵,就能够发挥出决定战局的实力,冷兵器时代的精锐骑兵,恐怖程度可窥一斑!
蛮族骑兵虽然受限于金属冶炼的水平,使得其所有骑兵基本上都只是轻骑兵,所以不太可能达到那样的程度。
可在面对着步卒时,仍然具备着碾压的能力。
除非是那种从头武装到脚的重步兵,一排排列阵后仿佛移动的钢铁堡垒。
轻骑兵才会毫无办法,只能远远的以弓箭进行骚扰,然后便直接撤离。
但被仍在要塞外的十二万边军,本就是弃子,连他们手中的武器,都是行将破损的劣等品,又怎么可能给他们武装出一个重步兵阵列?
这种情况下,依旧能够坚持三天,这群边军已经表现的足够强硬。
肖崇虎站在要塞上,看着下方目光所及的满地尸体,默然无语。
绝大部分都是边军的尸体,但也有一部分尸体属于蛮族。
十二万边军已经死光了。
之所以直到死光都没有溃散,是因为边军们根本毫无退路。
从他们被推出要塞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死定了,区别只在于临死之前,能够将多少蛮族拖着一起去死罢了。
最终的结果是,将近两万蛮族,和这十二万边军一起变成了尸体。
对于蛮族来讲,两万的损失足够大了。
相比于以往历年来的七月战事,今年这将近两万的损失,反而是比较多的一次。
看着好像只是一群老弱病残,可结果却发挥出了更强的战斗力,人族的可塑性以及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潜能,很多时候确实没办法去衡量。
随着蛮族潮水般退去,要塞外只剩下了堆积成片的尸体。
肖崇虎让要塞上的守军都退回了兵营去休息,只有自己在白虎的陪同下,依旧站在要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