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励朝的印刷业并不兴盛,尚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p>
一页书要最少刻一块木板,若是需要长期印刷的书籍,至少需要五到六块同样的刻板,然后用墨涂抹刻板,再印在纸上。</p>
之后还要等待墨迹干透、装订。</p>
这是一个很费工费时的过程,光是校对文字都需要下不少功夫,印刷书籍的成本也高。</p>
这个行当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都很高,且效率低下,而文字又是百姓不常接触的东西,因此行业并不景气。</p>
当初黄主簿的父辈办这个小作坊,其实完全是跟风行为,因为那时正值佛教与道教又一次较量,大量印制佛像施给僧尼信众。</p>
后来佛道相争稍作平息后,小作坊生意一下子萧条下来,佛像需求少了,便改为印制桃符、或是阴司纸(冥币)等等,多少是家中一项进账。</p>
到现在作坊里还有“泉台上宝”、“冥游亚宝”等模板堆在墙角。</p>
就是这样的一处小作坊,李蔚珏的《三字经》不但让其火爆起来,还一直火到皇帝案头。</p>
大励皇帝看到御史中丞呈递的绘画版《三字经》后,立即把最小的皇子与几个皇孙叫来,只一刻钟,连三岁的小皇孙都能嫩声嫩气地念叨几句“人之初,性本善。”</p>
效果立显,皇帝想让御史中丞多拿来几本,御史中丞马上看向知县的叔父,于是,知县大人的愿望,实现了第一步——上达天听。</p>
而他的叔父则趁势提出关于保护版权的提议,并启发御史中丞说出版权的经济利益、对大励朝教育事业的推进作用等等。</p>
而御史中丞随着说随着发挥,让皇帝也对此事极为重视,以至于接下来一连三天的朝会都在讨论这一提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