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条铁路,帝国已经入不敷出,陛下也已经进了最大的努力。本来还想增加点税率,但是普通平民闹得很厉害,抓了一批人,再抓就会出大问题。”
如今克拉斯诺亚尔克斯的补给,现在都是以这条铁路为依托,到了叶卡捷琳堡之后,走一段陆路到达托博尔斯克,从这里分作两条。一条是沿着托博尔河北上进入鄂毕河,然后再顺河而下,通过东南向的支流与叶尼塞河交会后,抵达克拉斯诺亚尔克斯。另一条是沿着额尔齐斯河向东南到达鄂木斯克,之后再向东走一小段陆路进入鄂毕河的支流,从而达到克拉斯诺亚尔克斯。这两条无论走那一条,路途都十分遥远,补给困难。而一旦鄂毕河发生洪水,前线的补给就会基本断绝,这种事也不是没发生过,那时只能通过消耗过往的积累来应付。对本就处于劣势的沙俄军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而在冬季,补给虽然不至于像夏季那样因为洪水断绝,可是暴风雪,冰冻,还有让人难以忍受的寒冷,甚至野狼和黑熊,都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在补给线上奔波的后勤队。
“虽然国内现在有困难,不过我还是希望这条铁路能够尽快延长,多修一公里,前线士兵的生命就多一分保障,我们守卫住领土的希望也会增加一分。”
米柳金没有表态,他对于国内的形势比斯科别列夫清楚得多,整个国家因为这条铁路,似乎一下子被放在了火药桶上。政策上稍有不慎,整个帝国将出现谁都不愿意看见的局面。
“东北的情况如何,他们是如何进行补给的?”
米柳金忽然很想知道对手的情况,也许有可以值得借鉴的地方。
“与当年拿破仑一世进攻我们不同,东北似乎并不急于一时之间就结束与我们的战争。”斯科别列夫组织着自己的言语。“他们一边进行战争,一边进行着基础设施建设。道路,铁路,码头,还有所谓的空运港。他们站着地理上的优势,再加上东北政府不遗余力的疯狂建设,后勤方面我们远远落后于我们的对手。”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东北确实占着优势。”
“还不仅仅如此,东北自治区这些年工业发展十分迅猛,钢铁和水泥的产量每年都在大幅增长,从他们每年层出不穷的各类新武器来看,在工业方面,无论是精工机械,船舶制造,通讯系统,还是以电力为基础的新式能源,他们完全走在了我们前面,某些方面甚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听到这话,米柳金忽然抬起了头,眼神中带着一丝震惊。望着面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部下,不过今天看来却有点陌生。中国有句话,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米柳金应该是不知道,可这还是斯科别列夫么?
虽然在沙皇俄国,斯科别列夫也是一员上将,对战争也有着自己的军事理论。那就是用屠杀来震慑敌人的心理,越杀越太平!可是这掩盖不了,他其实就是一屠夫的事实。在更强大的敌人面前,这种人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斯科别列夫变了,不再单单局限在战斗本身,而是将目光关注到国家战争间更本质的问题上来,那就是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