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玄幻魔法>一碗茶的岁月> 第五十七章:古坟飞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七章:古坟飞鸟(2 / 2)

我去洗碗回来,眼神疯狂之人在廊间啧然道:“明明有侍童和仆役,用不着你去洗碗。过来看看这是什么?”我到堂后伸头一瞧,只见眼神疯狂家伙坐在后院那边廊下,展示一座纸板儿层叠搭垒之城。</p>

我好奇地问了一声:“什么来着?”眼神疯狂之人得意道:“安土城,就是这个样子了。你还没见过这么高大宏伟的巨城楼宇吧?”我到旁边蹲下来看,问道:“好精致哦!这么小巧微妙的纸楼是怎么弄出来的?”眼神疯狂之人见我伸手欲摸,抢先将纸楼拢合为一张折叠纸板儿,随即又拉开,展示给我看,面有得色的说道:“好玩吧?实景比这个样板更让你吃惊呢,安土城建在山上,每当夜晚,满楼灯光亮烁天穹,又与琵琶湖面的倒影交相辉映,璀灿已极,仿佛天宫降临也似。传教士们惊叹为‘火天之城’……”</p>

恢宏壮丽的安土城是这个时代的辉煌象征。信长往返京都和他居城岐阜的时候,途中常需寄宿安土渔村的安养寺,因此在信忠继任家督后,信长便命长秀在安土这个村落附近修筑新城。修筑安土城,动用了一万名民役,还请京都等地优秀建筑师献策。安土城位于山顶上,七层楼高。城下有大道贯穿,沿路兴建民居、寺庙和武将居所。以主城为中心,扩展成繁华的商业城市。</p>

安土城的建成昭示着安土桃山时代的开始。城外各层涂有朱红色、浅蓝色或白色,最上层是金色。城内有永德描绘的水墨画之室,还有用浓厚的金色和青碧色装饰的房间,集成了当时最杰出的艺术。</p>

据说安土有“平安乐土”之意,构造极其雄伟。巨城与丘陵东西相连,西北有安土山;城郭建于突出琵琶湖面的小半岛上,三面围以湖水,因奥岛、伊崎岛而与琵琶湖分开,成为方圆二里许的内湖。城内各楼均建于中间丘陵之上,后面则为长方形的天守阁。</p>

信长改变了天守阁的旧名,而呼之为“天主台”,由他登台入住最高处。有人认为这与其说他是亲近天主之教,不如说他是自命为“天主”,有意以此城君临天下。天主台第一层是石墙,作为仓库放置粮秣。石墙之上建第二层,墙壁贴金,柱数二百零四根,绘百鸟及儒者。第三层,柱数一百四十六根,绘花鸟及贤人像。第四层,柱数九十三根,绘松、竹等。第五层,无绘,为三角形。第六层,八角形,经信长亲自设计,外面的柱漆红,里面的柱则包金箔,周围有雕栏,刻龟和飞龙;外壁绘画恶鬼,内画释迦牟尼与十大弟子说法图。第七层,室内外皆涂金箔,四柱雕龙。</p>

筑城完工以后,信长命南化和尚作《江州安土山记》,以极力颂扬安土城的宏伟壮观,文后附诗云:</p>

六十扶桑第一山,老松积翠白云间。</p>

宫高大似阿房殿,城险困于函谷关。</p>

若不唐虞治天下,必应梵释出人间。</p>

蓬莱三万里仙境,留与宽仁永保颜。</p>

信长为了首先巩固立足点,在长篠会战和平定越前一向一揆的第二年,他在处于东海、东山、北陆三道要地、濒临琵琶湖的江州安土山,建筑了具有七层的天守阁。这座建筑是前所未有的宏壮华丽、坚固无比的城池。这是信长的大本营,是政厅,也是宫殿。信长把安土作为中心,兴修军事、商业的交通道路,把商人和工匠艺人集中于此,将从前的安土渔村发展成为繁华都会和文化中枢。他为了在宗教上对抗一向宗而援助了耶稣教;并在安土城拨给房基用地以建筑教堂。</p>

“江州,亦即近江。”眼神疯狂之人说道,“我将居城迁至安土城,北临琵琶湖,向西直达京都,来去方便。而安土城靠近秀吉之长滨城、光秀之阪本城,联络两人也较方便。最妙是把信雄这个爱放火的家伙安排去势州,让他到伊势去折腾,而不是在我家里折腾……”</p>

眼神疯狂之人踌躇满志,向我展示纸楼式样,炫耀安土城的辉煌之时,并未想到其实也没过多久,就到了壬申之年,安土山上燃起冲天火光,巍峨名城毁于一旦。六月十五日那场大火起因众说纷纭,老教士弗洛伊斯说是信雄纵火,他记述道:“信长之子‘御本所’信雄是个智谋拙劣之人,在战争中他命人点燃了城堡,城堡从上部开始焚烧,很快就被烈焰吞没,此后他又在集市中放火,集市大部分都被烧毁了。”</p>

然而京都惊变的时候,信雄还呆在他伊势的领地上,蒲生的父亲贤秀向其求救,他却逡巡不敢前往增援,一直等到六月九日,才终于集合兵马杀入近江。进入江南以后,信雄在边境附近驻下兵马,不肯再往前一步。如果他此时快速突进,大概剿灭叛军的大功要算是他的,说不定他就此能够成为信长的继承人,掌握整个天下。叛军于六月十四日黎明时分撤离安土城,信雄大概在当日晚间率先接管了此城,此时安土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他没有必要放火烧城。朝廷里的兼见大人认为:“所谓安土放火云云,都是臆想,实际是起自山下的野火,偶然烧毁了城砦。”然而安土城东、北、西三面都临着琵琶湖,南方通往陆地的方向还挖掘了壕沟,简直是一座建在湖中的水上要塞,就算外部着火,也未必能够把整个城堡和城下町都烧为灰烬。当时正处梅雨时节,十四日中午在奈良地区降下多年罕见的大雨,两地距离不远。奈良降雨,安土很有可能也受到波及。即便不受波及,在气候如此潮湿的季节,野火烧不掉整座巨城。</p>

大火最早似是从城堡甚至从天主台开始烧起的,然后才向下蔓延到城下町。十四日凌晨叛军撤出,晚间信雄进驻,其间有整整一个白天的时间,这座巨城处于无主状态。土匪、败兵、铤而走险的百姓在混乱中抢劫甚至纵火,本是很可能发生的事情。信雄本身的统驭和治理能力都很低,他进城后没能及时制止这种混乱局面,于是导致次日城堡遭人点燃,或许这才是安土城被毁的真相。世人认为,这场灾难即便不是信雄引起的,他也很难逃脱责任。信雄既没有赶上与叛军的主力决战,他也没能守好父亲最重要的遗产安土城,更因人们认为他性格粗暴、能力低劣、人缘也差,所以其后召开的商讨信长继承人的清洲会议上,对于这位“傻瓜殿下”,家中重臣们纷纷摇头。</p>

秀吉身边不乏有人声称,当时混乱之际,信雄遇到了逃命而来的有乐,两人商议后就决定不留下守护安土城,反而放火烧城,然后领军前往岐阜,乘虚抢先占领信忠遗留的地盘。此前,看守安土城的蒲生之父贤秀保护信长一家的妻小女眷们前往蒲生家族领地避难。由于害怕叛军进攻蒲生家乡的居城,贤秀在安土城留下一千五百骑看守人马以及财物就退去了。留下财物给前来攻城的敌军,是当时担任留守者一职脱逃的常识。因而没人责怪贤秀此举,却纷纷指责信雄,认为安土城后来被信雄派人一把火烧光。</p>

信雄固然属于公认愚昧的将领。有人宣称“放火将安土城烧掉的就是信雄本人”这一说法未必确实。当时信雄与伊势的诸势力有冲突,因此对于信雄火烧安土城的说法也有人持否定的态度。</p>

“信雄这小子不靠谱,”眼神疯狂之人叹了口气,说道,“你别跟信雄混在一起。我都不想让他靠近安土城,有多远滚多远,免得他又犯浑,跑来乱烧我房子。你看看他在伊势那边的城池,哪个地方不冒烟?不是他自己烧掉,就是被别人烧掉,烧来烧去,没一处不起火。”</p>

我微咬下唇,忍不住问了一句:“你存放怪异石头那个祠堂发生什么事了?着火了吗?”</p>

眼神疯狂之人唰的打开折扇摇了摇,低哼道:“那又怎么样?你以为放在家里就不会有事吗?信安跟祝师苑那帮家伙鬼鬼祟祟,别以为我不知他们在打歪主意,想偷走我的石头……”我不禁蹙眉道:“先前还以为你不会留下来自己要呢。你怎么变来变去呀?”</p>

“谁说我想自己留下?”眼神疯狂之人啧然道,“我早说过要送它到某个合适的寺庙去供奉起来,正好京都有座寺庙愿意拿去……”</p>

我不安地问道:“为什么你不扔掉它呢?”眼神疯狂之人摇扇说道:“随便扔掉东西就是暴殄天物。这种事情我从来不干,世上善男信女多得很,就让他们拿去膜拜。寺庙有钱收,也会乐意赞助一些矢钱给我拿来打仗用。我没有你家胜赖捞钱的本事,春日山城发生‘御馆之乱’,景胜为争当继承人,请他出兵帮忙,你家胜赖收了多少钱?听说景胜遣使贿赂胜赖的侧近迹部胜资和长坂光坚,请二人代为说项,向胜赖赠送黄金一万两、两家联姻、割让东上州给你们家。别以为我不知道胜赖拿了五十枚黄金,就背弃氏政之约,转而支持景胜入主春日山城。”</p>

胜赖之妹菊姬嫁与了上杉家族“新掌门”景胜自不必说,长坂光坚和迹部胜忠连署给此前陪菊姬前往越后的胜赖家臣长井昌秀的书状中,希望催促景胜尽快缴清之前承诺的黄金五十枚。因为景胜承诺过赠与黄金,所以才有此时胜赖家臣催促兑现黄金之事。而且胜赖家对抗清洲、三河的日子也不好过,获取黄金一事也无可厚非。至于景胜承诺的割让东上州一事,其实也只是个顺水人情而已。当时因御馆之乱的爆发,越后领地内的情势一片混乱,景胜根本没有精力管控上野州,而且上野一带的家臣们主要都站在了争夺继承人的另一方,比如北条景广、河田重亲等。再加上本身就有一些原属上杉家的当地豪族转投到了胜赖家,所以景胜只能默许此事而没别的办法。但这事却带来了一个巨大后患,就是氏政家一直觊觎上野的上杉家族领地。天正六年六月二十九日胜赖给昌幸的书信中也有说昌幸对于原上杉家的沼田领内豪族的调略招致了氏政的愤怒和不信任之感倍增。这或许也成为后来胜赖、氏政两家反目的原因之一。</p>

“胜赖把那些钱花光了没有啊?”眼神疯狂家伙一脸坏笑的问道,“听说他和信龙又招揽了不少流浪的武人投入麾下,舍得花钱找雇佣兵了。景胜送他的几十枚黄金能撑多久呀?臭棋!他怎么不跟本来就是姻亲的氏政趁乱瓜分越后之地,既可以将谦信遗留的旧领地弄一半到手,又不用得罪北条家的那头‘小狮子’氏政。胜赖若与氏政继续联手,不是更难对付吗?他老爸信玄白送个女儿远嫁去给氏康家了,当初为了谋取东海、篡夺亲外甥氏真的领地,信玄这厮不但失去了嫡子义信,就连嫁到氏康家的女儿也被赶回来了。信玄将女儿迎春院嫁给了氏康之子氏政,氏康把女儿早河殿嫁给了义元之子氏真,所谓善德寺三家结亲同盟究竟敌不过信玄的一己之欲,为了个人野心,从来将背信弃义当成家常便饭。后来他那个女儿去哪了?”</p>

“黄梅院吗?”我回想道,“我出生的前一年,信玄将他与正室所生的长女梅姬,也就是我们那边所称的‘黄梅院’嫁给氏康的嫡子氏政为妻,氏康将女儿早川殿嫁给了义元之子氏真,我们三家形成同盟。梅姬十一岁那年出嫁的时候,随从多达一万人,豪华隆重。信玄相当疼爱这个女儿,三年后,信玄得知女儿有孕,曾经向供奉安产之神的寺祠亲自写下祈求黄梅院安产的文字,不过后来黄梅院生的头两个孩子都接连夭折。信玄也曾经祈求黄梅院身体健康,可见他对女儿的亲情深厚。黄梅院与氏政之间除了早先夭折的两个孩子以外,后来接连生下氏直、氏房、直重、氏定等四个儿子,婚姻应该可谓美满。然而十四年后,其父信玄进攻骏河,使三家同盟破裂。氏真因为其妻早川殿是氏康之女,就逃往氏康家。氏康因此相当愤怒,强迫氏政与黄梅院离婚,并将黄梅院送回信玄家。由于被迫与四个年幼的孩子分离,回到娘家以后的黄梅院终日忧伤不已,似还出家为尼。不过半年后,黄梅院抑郁而终,才二十六岁,后来,氏政家再次与我们家和睦结盟,氏政便迎回妻子部份骨灰,在他家的早云寺也建立了黄梅院供奉亡妻。”</p>

“她到底叫‘黄梅院’还是‘迎春院’呀?”眼神疯狂家伙纳闷道,“我还以为氏康那个女儿叫‘早河殿’,没想到你们称她‘早川殿’……”</p>

“似乎也有那么叫的,”我微笑道,“至于氏康女儿,河与川还不就是同一个意思?不过我听说氏康这个女儿还有个别名叫做‘藏春院殿’。我家攻占东海一带之后,氏真携家小逃到妻子娘家那边,他投靠岳父氏康之后,和妻子居住在伊豆的户仓城。”</p>

“他到底耐不住寂寞,很快又跑来京都居住了。”眼神疯狂家伙冷哼道,“虽然被人称作‘阿斗’,不过他球踢得真好。听闻今川家历代先人不乏球玩得好的,诸如范国、范正、范忠这些祖辈皆玩得。世人皆说氏真集先祖会玩的本事之大成,却连他父亲义元半点儿打仗和治世的本领也没学到手。但我看其实不然,义元安排氏真与氏康之女成婚后,也把一些领内庶政交予氏真接管。虽然氏真终日出入于侍女名闺群落之间,其中包括家康的正室筑山殿,当年叫鹤姬,传闻家康的长女龟姬即为氏真的骨肉。但氏真的内政才干也是受到群臣的赞赏,包括积极振兴当地的经济及农产,对义元上洛的军费带来不少贡献。当家之后,氏真常被指责沉迷于女色、蹴鞠及歌舞之中,但实际上他屡次派兵阻拦家康对东三河及远江的攻击,只是所用非人,成效不彰。最值得称道的是,氏真减免商税,对寺庙僧侣也加强管束,吸引无数商人来到远骏,加快领内繁荣,尤其是氏真首先颁发乐市朱印状,成为第一个倡行乐市的大诸侯,此做法后来也为我所采用。”</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