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1978合成系文豪> 第43章 才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章 才子(1 /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与第二所。</p>

首任所长:郭末若。</p>

这算个破落单位,奶奶不疼,爷爷不爱,上级部门社科院更是穷的一批,研究生校舍都建不起。</p>

研究所地儿贼偏,都跑四环去了,严格意义上讲,这儿都不算京城里了。</p>

江弦费劲巴拉过去,条绒面的五眼儿棉鞋都踏湿了,凉气儿直从脚心往上冒。</p>

好在研究所门口儿一早就有人候着,是个戴眼镜的老头儿。</p>

“江弦同志?”</p>

“胡老师您好,朱教授让我过来。”江弦客客气气握了握手。</p>

这人叫胡厚宣,甲骨文的研究专家。</p>

早期甲骨学领域有“甲骨四堂”之说,即: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董作宾,号彦堂;郭末若,号鼎堂。</p>

后来在“四堂”之外又额外添了“一宣”,说的就是这位胡厚宣。</p>

他领着江弦进去。</p>

“听朱教授讲,你还是位作家?”</p>

“就在《京城文艺》发了篇小文章。”</p>

“厉害厉害。”胡厚宣颇为佩服的点点头。</p>

“胡老师,咱们历史研究所,有自己的期刊没?”江弦打听。</p>

“所长说今年打算办一个。”</p>

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国大大小小的单位都开始搞杂志,不单单是为了促进纸媒发达,当时单位搞杂志能享受补贴。</p>

这种乱象很快蔓延开,上头清理了一批水平次的,后面84年又专门出台通知,责令市级、县级单位对期刊出版自负盈亏,不准用行政事业费给予补贴。</p>

“江弦同志,咱们研究所分断代史研究室,和专门史研究室...”</p>

见江弦一脸迷茫,胡厚宣干脆直截的问:“你想找什么资料?”</p>

“我查点儿大清朝的事儿。”</p>

“我领你去清史研究室,不过资料你只能在这看,不能带出去。”</p>

“没问题,我懂规矩。”</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