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潘文茂信誓旦旦地这么说,杨振对这个戚家军的火药方子却有点将信将疑。
看多了网络历史小说的他,虽然没有专门钻研过,但却也知道,二十一世纪黑火药的标准配方,是硝石占比百分之七十五,硫磺占比百分之十,木炭占比百分之十五。
因此,听了潘文茂转述的戚家军配方,杨振在自己的心里面,颠过来、倒过去,反复换算了良久。
到最后,杨振穷尽了自己所有的数学知识,终于惊讶地发现,戚家军这个关于火药的组配率,竟然和二十一世纪的黑火药标准组配率,基本一致。
硝一两,磺一钱四分,柳炭一钱八分,这种组配率,换算成后世的数据,就是是硝石百分之七十五点七五,硫磺百分之十点六,木炭百分之十三点六五。
虽然仍有一些误差,但是,想想中间隔着四五百年的时间,两者之间的这个组配率,已经可以算是惊人的一致了!
杨振算了半天,脸上总算是浮现出了笑容,潘文茂所说的戚家军的火药方子,是可信的。
潘文茂嘴里反反复复提及的前任老指挥使,其实就是杨振的祖父杨应元。
杨应元战死之前,正以广宁后屯卫指挥使的身份充任广宁参将,当时戚继光虽然已经去世,可是戚家军的孑遗还在。
而且作为广宁参将、广宁后屯卫世袭指挥使,拥有戚继光的兵书纪效新书也很正常。
不过,杨振刚要开口,却电光火石般地又想到了一个问题,立刻又陷入了犹豫不定之中。
既然纪效新书上已经写明了这个最佳配比,那基本上就等于是公开的了,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可是为什么大明朝官军所用的火药一代不如一代,越来越不行了呢?!
杨振刚把这个问题提出,就听见潘文茂说道:“制药制药,重在熬硝!这口诀,多少人都会背,可却没多少能老老实实地做到!”
说到这里,潘文茂忍不住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这个真是说来话长啊!都府为了造火药,卫所之下编有硝户,可是硝土市价高昂,都府却是分文不给!硝户要么以次充好,要么就是举家逃亡!说来说去,都是因为熬硝的不用硝,用硝的不熬硝,大家都是敷衍了事,粗制滥造结出的果啊!”
“那么,老潘,你可懂熬硝?可懂得去除杂质,提高熬硝的纯度?”
到了此时此刻,杨振已知,这个潘文茂可是个宝,若是用好了,自己今后可就省心多了。
“卑职略知一二,办法倒是并不复杂,只是用料昂贵,造价——以咱们现在的情况,怕是有些吃不消!”
“造价先不要管它!你先说来听听!”
“最好是牛皮,猪皮也将就可以,去毛,刮油,放在水里熬煮,直到化在水里,与水融为一体,以挂勺为准。这叫熬胶,也叫皮胶水!
“熬硝熬到到了紧要关头,兑入适量皮胶水,搅拌均匀,最后熬制出来的火硝,洁白如雪,晶莹如盐!甚至不需要硫磺,也能遇火即爆,那样的火硝品质最为上乘!”
说到这里,潘文茂像是突然想起了某件往事,喃喃自语似地说道:“我也只是机缘巧合,熬出来过一两次而已!”
杨振全神贯注地听到了这里,身上的困意已然全消,当机立断,一拍炕桌,有些激动地说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硝土我们暂时不缺,营里现在就有!今日上午,你先派人支锅熬硝!
“然后再派数人,上街搜罗牛皮、猪皮,回来赶制皮胶!到得今日黄昏为止,你说的上乘火硝,能熬出多少就熬多少!哪怕三斤五斤也好!因为此物,实在是至关重要!”
杨振的激动,也惊醒了靠墙睡着的张得贵,等弄清楚了怎么回事,精力已经恢复的张得贵,带着潘文茂,随即离去,安排人手操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