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帝国风云> 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后任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后任务(1 / 2)

 一月二十七日.公海舰队在bō罗的海完成了该年度的第一次高强度训练。

冯承乾没有打算立即找英国皇家海军决战,因为新服役的三艘战舰,还有在一九一六年服役的两艘战列巡洋舰都没有经历过实战考验,必须进行全面训练,才能确保这五艘崭新的战舰在开上战场的时候,发挥出足够的战斗力。实战早已证明,帝国海军的训练体制在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只是,打不打,根本不由冯承乾决定。

一月二十九日,冯承乾回到柏林,参加由德皇主持的军事会议。

严格说来,这是一次政治军事会议,因为讨论的不仅仅是军事问题,还有更加敏感、也更加重要的政治问题。

这就是,还有没有必要打下去?

虽然帝国已经在东线与西线取胜,即便法国没有完全战败,也奄奄一息,但是帝国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根据首相贝特曼提供的资料,在这两年多内,帝国已有近四百万军人伤亡或被俘。

这是个什么概念?

帝国的人口总数还不到六千万,和平时期可用兵员不超过六百万,战争时期也只有八百多万。也就是说,帝国所有年纪在十八岁到四十五岁之间的男xìng公民,在除掉工业与农业生产的必要劳动力之后,总共只有八百万可以征召服役。事实上,在大战的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一五年,帝国就开始鼓励fù女、特别是年龄在十八岁到五十岁之间的fù女参加劳动,顶替成年男xìng从事生产工作。到一九一六年底,从事社会劳动的fù女已经达到了一千四百万而在大战爆发前,帝国fù女几乎不从事社会劳动。正是动员了如此多的fù女从事劳动,帝国才能在确保工业产值不下降的情况下,把军队规模扩大了近十倍,并且让军队保持了旺盛的战斗力。

问题是帝国还能继续扩充军事力量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别说继续扩充军事力量,能否维持现有军队都是个问题。

结果就是,贝特曼首先提出,在法国注定要战败的情况下,应该考虑裁军了,至少应适当的缩小军队规模。

必须承认贝特曼的提议很有道理。

在击败了欧洲大陆上的所有敌国之后,帝国已经没有必要维持一支规模达到六百万的陆军了。

此外贝特曼还提出了一些谁也不能忽视的问题。

最为突出的,就是这场战争对帝国整个社会所造成的影响,而这其中又以物价暴涨最为明显。到一九一六年底,帝国的物价涨到大战爆发前的十倍左右,一块硬面包要卖到五个帝国马克,而一个工人劳作一天的收入,也就仅够购买半块硬面包。如果不是帝国实施了严格的配给制恐怕社会早就动乱了。

归根结底,就是资源与劳动力匮乏,导致了这些问题。

事实上,这也是帝国面临的两个最为严重、也几乎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要知道,在大战爆发的时候,帝国没有广袤的海外殖民地,也没有能力去保护那些分散的殖民地。结果就是帝国无法从外界获取资源、

也无法从外界获取劳动力,而英法能够坚持下去,靠的就是来自海外的资源与劳动力。别的不说,如果英国的情况与帝国相似那么在大战的第一年就战败了。

帝国能够坚持下来,也有原因。

这就是帝国的民众更能吃苦,也更能忍受。别忘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是由普鲁士王国通过统一战争建立起来的,帝国的民众早就尝到了战争带来的好处,也就更愿意忍受又战争带来的苦难。

只是,什么事都有一个极限。

现在,帝国已经到了极限。

如果不适当放松一下,缓解压在民众身上的重担,那么就算击败了英国,帝国也会成为真正的失败者。

为此,贝特曼提出了第二件事,即进行政治改革,赋予民众更多的权力。

有趣的是,德皇并不反对进行政治改革,甚至答应在战争结束之后,组建通过大选产生的国民议会,并且赋予议会实权。坚决反对的是鲁登道夫等军人,在他们看来,在这个时候谈民主,肯定会削弱帝国的战斗力。谈到最后,德皇也只能向军方让步,即在大战还没结束的时候,不谈政治改革。

相对来说,帝国的问题还不是最严重的。

原因很简单,在击败俄国之后,帝国与新生的布尔什维克政权达成了和解协议,在帮助俄国进行战后重建的同时,也从俄国获得了包括粮食在内的大量物资,缓解了国内物资紧缺的问题。事实上.从一九一六年下半年.即秋收之后.帝国的粮食价格就有所降低,配给额度也相应提高,民众的生活基本上得到了保证。按照德皇的旨意,从一九一六年十月起,还由皇室拨款,为帝国的所有在校儿童配发有牛奶的营养早餐,并且给予新生婴儿家庭更多的配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