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默南则熟练处理螃蟹,"当当当..."贺军尧剁馅儿的声音还挺响的。</p>
方默南.将他剁好的猪肉茸,和自己处理好剁碎的蟹肉,锅内加猪油烧热,放入蟹肉、蟹黄、姜末煸出蟹油,与肉茸、皮冻、酱油、料酒等调拌成馅。</p>
"水开了,我来熬粥!姥姥包汤包如何!"方默南说道。</p>
"好!"姥姥洗洗手,把昨天晚上发好的面,从面盆里拿了出来,开始包汤包。</p>
"大军!别动手了,这个我来吧!"姥姥看着贺军尧卷袖子,赶紧说道。</p>
"我在部队也包过包子。"贺军尧沉声说道。每年过年,如果不出任务,他都会和士兵们一起包饺子,一起过节,与兵同乐。虽然他坐在那里给大家带来更大的压力,不过他本人没有自觉。</p>
所以他自认包的还不错,太难看的话有损他的光辉形象,虽然没有人敢嘲笑他。</p>
于是姥姥不在说话,擀好的片交给贺军尧包汤包,有专业级的水准。</p>
方默南开水下大米和小米下进砂锅里,以:1的比例煮粥,是最容易消化的。这样的搭配非常合理,大米易于消化,调和养胃,小米营养丰富,滋润脏器。</p>
大家的普遍共识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却是用开水煮粥,冷水煮粥糊底的经验吧?开水下锅就不会有此现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p>
开水下锅时搅几下,盖上锅盖至文火熬0分钟时,开始不停地搅动,顺着同一个方向,慢慢的搅,搅道大米变成细细绵软的粥蓉。一直持续约10分钟,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p>
</p>
粥熬好后,上面浮着一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质,中医里叫做"米油",俗称粥油。很多人对它不以为然,其实,它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可以和参汤媲美。通常所说的粥油是由小米或大米熬粥后所得的。</p>
中医认为,小米和大米味甘性平,都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二者用来熬粥后,很大一部分营养进入汤中,其中尤以粥油中最为丰富,是米汤的精华,滋补力之强,丝毫不亚于人参、熟地等名贵的药材。</p>
在华夏四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粥的踪影伴随始终。关于粥文化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p>
大词人苏东坡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从而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p>
粥的是一种很独特的主食,它的包容性很强,放什么东西叫什么粥,皮蛋瘦肉粥、菠菜猪肝粥、虾皮白果粥等等,百无禁忌,想怎么搭配都成,几乎所有的食材都可以放到粥里。</p>
而且由于白粥无味,很容易把放进去的食材本身的味道衬托的越发鲜明。</p>
熬粥没有什么难度,但要熬出好喝的粥,就要耐着性子,守着锅,慢慢的熬,注意点儿火候。</p>
熬粥的过程简单,却也要用心搅动和耐心地关注才能熬出细腻软糯的粥。任何事情,只有认真投入,才能收到好的回报。</p>
方默南熬粥的期间,姥姥和贺军尧包好的汤包,已经放在另一个火炉上蒸一人多高的笼屉,好吓人!</p>
"刚刚好!开饭喽!"方默南关火,带着手套端下砂锅。</p>
"青峰!来的正好!把笼屉搬下来。"贺军尧说道。</p>
关掉炉火,两个大男人合力把笼屉搬了下来,"好香哦!"厉青峰深吸一口气道。</p>
"终于又吃到南南做的早餐了。"林老爷子也顽皮嗅嗅鼻子说道。</p>
"薇拉、维卡拉快进来,吃饭。"姥姥招手道。</p>
厨房够大,分了两桌,姥姥也无法,本来农场冬季人少,又没有来问诊的,即便孙子和孙女到来,这俩月仍然冷冷清清的。</p>
薇拉和维卡拉到来,按说应该热闹了,反而更冷了,她们两个一个比一个冷,埋头做农场里的事,绝不多言。</p>
至于在餐桌上,两人更是谨守自己的身份,所以两张桌子。</p>
方默南则从储藏室里,拿出腌制咸菜,酱八宝菜、什锦泡菜、酸菜、辣白菜、泡雪里蕻、腊肉片、熏肉片、配白粥。</p>
铲了一早上的雪,大家都饿了,所以没有废话,填饱肚子要紧。</p>
"咦!胖子呢!"方默南挑眉问道。</p>
"哎哎!来了。"胖子急匆匆的跑了进来,紧急刹车,坐在了餐桌前。</p>
"你这样子,像是外出回来的。"方默南看着他穿戴整齐问道。</p>
"昨儿晚上我又回厂子了。"胖子脱掉外罩,搭在自己身后的椅背上,"嘿嘿...嘿嘿..."</p>
"傻笑什么?有什么可乐呵的。"姥姥笑着问道。</p>
"他呀!一大早专程赶回来,是终于又吃到南南做的饭菜了。"林老爷子笑骂道,"你这小子!"(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