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作者君开了个微信号:“yjxh08”,还有个微信群:1906。△WWW、BIQUKU、LA△欢迎大家来玩,当然更欢迎大家给咱家发红包,多多益善,多多益善……注:发红包的善良读者大欢迎,催稿的邪恶读者不要来。o(n_n)o哈哈~
…………………………………………………………
共和2780年(西元1939年)1月17日,天宫一号空间站群,“蟠桃园”太空农场。
随着太空建筑的增加,到现在天宫一号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空间站了,而是一个空间站群!因为这里的名称叫天宫一号,所以有好事者就给各种功能模块取了不同的外号作为区别。
比如:以各种实验室为主的空间站主体就叫“凌霄殿”,在它的周围还分别着以下的功能建筑:“南天门”是作为天车和宇宙飞船进出站的飞船停泊中心;人员居住和休息区叫“琼华宫”;作为太空冶炼厂的那部分就叫“兜率宫”;还有作为硅晶圆生产基地的“通明殿”;作为光纤生产基地的“宝光殿”……等等,而被“蟠桃园”就是作为太空农场的一处空间站了。
后来这些地方的外号越叫越响,搞得官方都承认了,就把这些外号正式升级,作为这些功能模块的代号称呼了。
“太空农场”其实也不是正规名字,只是个通称,它的学名是“受控生态生保系统”,就是在太空依靠繁殖绿色植物(蔬菜、藻类等)就地解决航天员所需的食物、氧气和水等最基本物资的供应问题,是实现未来长期载人星际旅行、移民的关键技术和难题之一。
太空是人类未来的家园,而要在太空中长期生活,仅仅依靠地球的供养是不行的,必须把太空变成一片绿洲,建立起太空农场,至少使部分食物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在中国的天空计划中,在不久的将来是要载人登陆月球,载人登陆火星甚至其他星球的,这就需要大量的补给品,如果仅仅依靠地面供给,那么将需要一个庞大的补给队伍往返运送,不仅运输费用昂贵,技术上也难以保障。
而太空农场可利用庄稼、蔬菜等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生产食物、氧气和水,利用专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进行生物可降解废物的分解与再利用,可以实现系统内物质的闭合循环。这样一来,仅需少量贮藏的食品和水就可以满足乘员生活之需,为彻底解决长期载人航天的补给难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案。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自从人造卫星问世以来,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在太空的植物栽培试验。美、俄等国已在空间站上试种和培育了豌豆、小麦、玉米、稻谷、洋葱、兰花、郁金香等100多种植物,以研究宇宙飞行中各种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苏联航天员在“礼炮”号和“和平”号空间站上长期生活期间,播种过小麦,洋葱、兰花等植物,结果表明,植物要比在地球上生长得快,成熟得早。
美国在太空实验室和航天飞机上也进行过种植松树、燕麦、绿豆等植物的试验,发现这些植物在失重条件下其生长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与地球生长的同类作物比较,其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普遍更高。这说明在宇宙空间种植农作物是可行的,而且可以提高产量。与此同时,美、俄两国还在太空进行了动物的繁殖试验,结果证明,果蝇、蜘蛛、鱼类等动物都可以像在地面上一样自由生长、繁育。
太空农场中,植物可以在沙土或泡沫中生长,也可以悬在空中,植物只要有水、养分和支撑,就可以在太空失重条件下存活、发育和生长。而且风调雨顺,季季高产。农场中的牛、羊、鸡、鱼等动物也能正常生长,可为太空居民提供新鲜的蔬菜、水果和丰富的肉、蛋、奶等食品。
到了22世纪,那时的人类足迹已经遍布银河,对于太空中的动植物饲养和培育也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在文德嗣穿越前的23世纪时,人们更是进一步发现,人类如果长期处于没有其他生物的环境中,很容易换上忧郁症,这种特殊的心理疾病被称为“生物环境缺乏抑郁症”。因此,当时的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都强制规定了,凡是在地球外长期驻留人员的地方,必须配备生物小环境——小生态圈,饲养上各种动物,栽种各种植物。这也是文德嗣的那栋办公楼基地会有一个动物园和植物园的原因。
本位面的中国航天,由于有了文德嗣这个未来人的指点,就少走了很多弯路,所以在一开始就制定了动植物太空养殖的计划。一方面是制造小生态圈,为了给宇航员们提供食材,生产食物、氧气和水,以及进行生物可降解废物的分解与再利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宇航员的心理健康,避免出现“生物环境缺乏抑郁症”。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国一直是以“大吃货帝国”自诩的。哪怕在太空中,要是没有丰富的食材,怎么对得起这个头衔呢?没条件也就算了,艰苦的日子也不是不能过,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让宇航员们天天吃“牙膏”,这可不是中国的风格,也不是文总的风格。
这种宇航员专用的“牙膏”说起来很高大上,但却是最初级的太空方便食品,它确实做到了营养丰富,热量充足这几点,完全能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但是味道和口感嘛,还是算了吧,说了都是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做来试试,很简单,就是把米粉或面粉,和鱼糜、肉糜、蔬菜泥、水果泥加上食用油和佐料搅拌在一起,熬成浆糊状就好了。差不多就是这种,嫌麻烦的话网上也有卖的,吃上一次两次可能很觉得新鲜,多吃几天的话,保证见到了就想吐。
“蟠桃园”是和居住区“琼华宫”连在一起的,这也是为了方便给居住区供应食物、水和氧气,同时也方便宇航员们去“蟠桃园”游玩。
整个“蟠桃园”的结构就像一个由四层同心圆组成的巨大车轮,“蟠桃园”在不停的做顺时针旋转着,使其产生出人工重力。“轮轴”分成内外两层,内层部分是无重力区,这是固定不动的,作为动力区和通行区。外层是通过八根“辐条”连接着外层的轮圈的,会进行旋转,所以这里是微重力区,重力是0。05g,也就是百分之五倍重力。
然后四层轮圈因为线速度不同,所以分别对应不同的重力,最外层一圈的直径是300米,按照每秒近8米的线速度转动,大约120秒自转一周,也就是0。8倍重力。然后依次递减,到最内层的一圈就是0。2倍重力。当然这个重力也是可以调整的,只需调整转速就可以很方便的改变重力。
“蟠桃园”就是根据四层同心圆加上轮轴所构成的不同重力带,分成了六个区,各个区分别养殖着不同的动植物。“蟠桃园”说是农场,其实也是一个大型生物实验室,主要用于研究不同生物在不同重力条件下的生长和发育情况,以及会出现什么状况。
太空农场的外号既然叫“蟠桃园”,里面自然是少不了桃子的。不过呢,现在还只能吃到少部分,因为这里只有20株可以结果的成熟桃树,其他的桃树现在都还是不同阶段的树苗。桃树要三年才能结果,就算太空中生长得快些,但也吃到第二批桃树结的桃子,至少要等到明年去了。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直接把能结果的树直接送上去?是的,送上去肯定没问题,天车的运力虽然足够,但是成年桃树就太占空间,现在天车运力紧张得要命,送了20株已经不错了,哪有那么多空闲空间给你送大量的成年桃树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