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清巨鳄> 第八百八十一章 内阁名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八十一章 内阁名额(2 / 2)

“打秋风可不成。”易知足笑道:“我这里没余粮。”

肃顺笑道:“国城兄这里若是没余粮,大清就得闹饥荒了。”

两人说笑着见礼,进了书房落座,肃顺关切的问道:“对倭战事何时能结束?”

“雨亭兄这是关心战事还是关心恭王?”

“当然是都关心。”

“倭国爆发罕见的饥荒,战事十分顺利,毫无悬念。”易知足缓声道:“至于恭王,昨日已经启程来沪。”

“那么快?”肃顺很是有些意外。

“听闻局势有变,他哪里还在倭国坐得住?我也是在他启程之后才闻报。”易知足说着一笑,“你担心什么,不奉旨他回不了京。”说着,他话头一转,“太后果真是回心转意?”

恭王来沪,对肃顺而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他发觉自己似乎是高兴的太早了点,他没敢多想,回道:“太后不是回心转意,而是别无选择!”

“别无选择?”

肃顺翻了他一眼,“青岛那十几艘铁甲舰暴露出来,不只是说明元奇海军战力的强大,更说明元奇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具备大量建造铁甲舰的能力,更别说还有威力巨大的新式火炮。

即便是英法之前有心大力支持朝廷,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也会偃旗息鼓,没有英法的支持,保皇派拿什么与元奇抗衡?迫于无奈,太后只能是老老实实的推行立宪,保证大清国祚的绵延。国城兄一手策划,又何必明知故问?”

易知足笑道:“我不过是确证一下罢了。”

“确证?”肃顺心里一动,“不会是不放心罢?是不放心太后?还是不放心英法?”

“有什么不放心的?”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英法两国他压根就没放在心里,虽然英法两国的海军实力、工业基础和铁甲舰的建造能力都不是元奇能比的,但两国不可能大举远征前来大清与元奇死磕,德意志正迅速崛起,下一个目标就是法兰西,英法根本就无暇顾及远东。

顿了顿,他话头一转,“宪法、议院法、选举法等宪政法规都已经拟好,你们抓紧时间审核看看有无需要修订的地方,尽量争取及早颁布,还有内阁,也该及早成立,毕竟预备立宪之期将尽。”

肃顺点了点头,缓声道:“朝廷已经制定了内阁官制,设总理大臣一,国务大臣十三,对于总理大臣和国务大臣人选,国城兄有何意见?”说着,他掏出一份折子递了过去。

接过折子,易知足不假思索的道:“一直以来我都提倡各族平等,平等也是宪政的核心思想,十三国务大臣,满蒙大臣不得过四。”

不得过四?肃顺迟疑着道:“不能过半?”

“不能。”易知足毫不犹豫的道:“这事没有半点商榷的余地,加上总理大臣已经是五个,不能再多。”说着他翻开折子。

内阁官制拟定的是总理大臣一,协理大臣二,另有外务、民政、度支、学务、陆军、海军、司法、农工商、理藩、邮传等大臣。

看完之后,易知足沉吟了下才道:“元奇需要一个协理大臣和度支、学务、陆军、海军、司法等六个大臣的名额。”

十三国务大臣,易知足只要了六个名额,可谓是一点也不过分,肃顺却是一脸的苦涩,“陆军大臣能否换一下?”

易知足毫不讳言的道:“陆军大臣给你们也是虚有其名。不是元奇的人指挥不动元奇新军。”

肃顺沉声道:“没有一丝一毫的军权,总理大臣岂非是傀儡?”

易知足缓声道:“你应该清楚,元奇经略西北多年,等的西北扩张完之后,这陆军大臣给你们。”

西北扩张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肃顺识趣的没问,转而道:“总理大臣呢?”

易知足道:“为了保证宪政的顺利实施,总理大臣,元奇暂时不会参与竞争,不过,不论是谁担任总理大臣,元奇的这些国务大臣名额必须保证。”

肃顺笑了笑,道:“若是我出任总理大臣,别说六个名额,就是八个也没问题。”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对方的心思他清楚,无非就是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他语气诚恳的道:“雨亭兄在南洋海军呆的时间不短,可以说是半个元奇人,你担任总理大臣,我自然是大力支持,不过,为了保证朝廷顺利平稳的推行宪政,元奇不宜占用过多的名额,六个足够了。”

半个元奇人?肃顺心里一热,这说明他与恭王奕?在易知足心里已是亲疏有别,他微微点了点头道:“还是国城兄思虑的周全。”

慢条斯理的点了一支烟,易知足才缓声道:“别藏着掖着,还有什么?都敞开了说。”

肃顺一笑,“那我就直说了。”顿了顿,他接着道:“太后倾向于两院制。”

易知足一哂,“是倾向于英吉利的两院制?”

肃顺也不否认,“英吉利是西洋宪政的典范,而且英吉利的两院制也符合我国的国情。”

易知足摆了摆手道:“我国疆域辽阔,行省众多,况且数千年来皆是采取的中央集权制度,要说符合国情,一院制更符合我国的国情。”

肃顺皱了皱眉,看着他道:“英吉利、美利坚不都是两院制?两院制利于防止团体独裁,利于我国及早实现真正的民主。”

真正的民主谈何容易!怕是百年后也难以实现真正的民主,易知足暗叹了一声才道:“一院制,两院制,各有利弊。我国疆域辽阔,行省众多,人口更是世界之冠,若是实行两院制,必然互相掣肘,互相推诿扯皮,咱们大清的官员,说到推诿扯皮个顶个拿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