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包公案》便是肖婉儿借书喻人。
即有对杨尽仁的警告,不要做那**的凶手,她心里没有他,誓死不从。
又告诉杨尽仁不要像故事中的书生一般,毁掉好不容易得到的功名,这世上可没有几个包青天。
也是隐劝诫他好好奋斗,因杨尽仁当时正是入职大理寺,大理寺管刑狱重案,肖婉儿是要他做个如包青天一样的好官。
当然啦,肖婉儿送来的只有这一则故事,以上种种都是杨尽仁自己分析出来的,并且除了自悟之外,他还读出了书中另一点暗示,于是就回信给肖婉儿,告知她自己的读书后的种种心得,并且发誓像书中的书生一样,一生不娶,只纳妾生子,以示自己的情深。
王怡真:“……”她是不了解亲娘读后是什么心情了,总之她是有点想跪,这杨尽仁绝对是偏执症患者,鉴定完毕。
杨尽仁那时候是真的想着,若有一天肖婉儿离异或死了老公,自己未曾娶妻,便可以直接接盘了,这种突破了名声的底限,在自己头上提前种草的行为,已经是深到骨子里的深情了,于是肖婉儿便回了一封信,又给了他《包公案》中间的几则,言说辜负不杨尽仁一番深情,以后不再相见,只盼他平步青云,《包公案》的后续已经写好,等到他成为大理寺丞,便送给他当贺礼。
这几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反正深思起来,怎么想都可以。即可以说同意,也可以说再度拒绝,但杨尽仁显然因为这种暗示生出了新的希望,从此奋发图强向上攀登,只可惜那之后三年多……肖婉儿就死了……
王怡真吃惊的问道:“这么说你是妾室之子?”她看着杨显忠父亲母亲的喊着,还对当年事了如指掌,根本没他想竟然是庶出?
杨显忠认真的考虑着要不要掀桌,重点在这里吗?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母亲虽为妾,但父亲未有妻啊……杨家当初娶妻时也是正经过礼的,对外也没说娶的是贵妾,他自己都快忘了自己是个庶出了喂。
在杨显忠还在考虑要不要翻脸的时候,王怡真补了一句:“那你父亲当真是个正人君子了。”
“嗯。”杨显忠最后就凭这句夸,还是不翻脸了,毕竟杨尽仁虽然娶的是贵妾,但这些年也是有好好过日子的,侧室通房半个没有,也并不阻止外界将这贵妾误当大理寺丞夫人,子女的称呼教养都是照着正室来的,想来百年之后,同墓同碑,也随便孩子写了。这些年,大理寺内部行政清明、官员廉洁,他的父亲,确实是正人君子。
“他竟然没有想要续娶我做你后娘……真是个君子。”王怡真点赞道。比起那个平阳府同知来,人品高尚的多了。
“……”这已经是第二次提了,到底多想做人后娘啊?杨显忠揉着头道:“咱们继续正常的话题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