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他还没处理两天政务,就又接到了山西巡抚耿如杞送来的奏折:有一股从陕西来的流寇自府谷东渡黄河,进入了山西境内,在劫掠了几座县城之后,竟然发展到了四五万人,浩浩的从静乐县出发,一路向着太原府开进。
不过还好耿如杞得到了从陕西出发,正上京任职的洪承畴带过来的消息,就急忙调兵遣将,就连负责镇守九边的大同的兵马都被调来了一部分。
接着耿如杞在洪承畴的协助指挥下,于二月十九在天门关、两岭关一带设下埋伏,一举歼灭了这股流寇,官军斩首过万,缴获无算,贼首王嘉胤更是仅以免。不过还是另有一小股流寇见势不妙,趁着暮色向东冲出包围,越过了石岭关,一路往直隶逃去。耿如杞回报说当下已经派兵追赶,希望不可获,一定不会走漏贼寇。
看到这封奏折,朱友建又舒缓了一口气。陕西的王嘉胤自从被孙传庭的大军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之后,就一直没有什么消息。想不到他蛰伏了这许久,竟然又能发展出这么大的实力,还好耿如杞知人善用,能和路过的洪承畴配合,打了这么大的一个胜仗,不然要是真被他攻陷了太原,那可就真的不好办了。
这场仗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跑了王嘉胤,不过他仅以免,相信这一时半会儿之间,他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了。只要等洪承畴能够把三大营练好了,就算他再拉起来一支队伍,那也没什么好怕的,正好可以拿他练练手,让三大营见识见战场,省的以后见了血吓得尿裤子。
至于向东逃进直隶的那一小股流寇,则被朱友建完全忽略了。那里紧靠太行山,人烟稀少,想要生存下去是十分困难。再说,在这个时代山里的山贼盗匪本就不少,依靠朝廷如今对地方的掌控力,根本不足以管控到这深山老林里,所以也就不在乎多这么一支山贼流寇。
况且这封奏折给朱友建带来的最重要的不是消灭多少流寇,而是耿如杞不贪功,几次三番的夸赞洪承畴指挥有方,这一仗能打赢全靠洪承畴。
对于耿如杞这种攒人品的做法,朱友建还是很欣赏的,无论洪承畴这次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但就凭耿如杞的这封奏折,原本对洪承畴升任京营主帅的朝臣们,这次恐怕就说不出什么了,毕竟能以少胜多,还是自己从没指挥过的兵马,打败数倍于己的敌人,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要是朝堂上还有人敢叽叽歪歪,朱友建就要怼他一句“你行你上啊!”
但耿如杞的功劳自己也不能抹杀,至少一个知人善用是没跑,不过他也是年初才任的山西巡抚,再提拔就只能进京了。可山西的局面还需要他来稳定,朱友建再三思索,决定给他加一个右副都御史的职务,把他从从三品提到了正三品,先安抚了人心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