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重振大明朝> 第三百五十章 论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章 论才(1 / 2)

 在场的众人又都不是傻子,大家都是宦海沉浮这么多年,哪个不是人老成精之辈?朱友建这么的目的,他们自然是能够听出来的。皇上这话里的意思,那不是摆明着是在,无论如何都要大家想办法尽快把陕西的问题给解决了吗?现在既然已经有了粮食,那剩下的问题虽然还会有不少,但也不是不能解决的了。

于是众人齐声躬答道:“还请皇上放心,臣等必定戮力同心,为皇上排忧解难!”不过话虽如此,但实际上没有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所有的应对之策全部想好。甚至都可以,其实大家都只是机械地应答。不过话又回来了,就算现在谁也没有好办法,那也得先一口应承下来,总不能让皇上这么干看着吧?这又不是皇上一个人在唱独角戏。

朱友建其实也不是完全不知道众饶心思,大家君臣在一起共事也快有一年了,谁还能对谁还能没一点了解吗?不过有些事是不能点破的,哪怕他知道众人暂时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好办法,那也是不能的。

因慈众人完,他就摆了摆手,又开口道:“贺逢圣此番出使占城,确实干得很不错,为朕、也为朝廷解决了一个大麻烦,是该好好嘉奖一下。不过诸位先生,你们以为贺逢圣的才干如何?”

这不是废话吗?人家贺逢圣都这么出色的把此次出使的任务给完成了,你难道还能昧着良心人家没有才干么?那不是在打脸么?不光是打了人家的脸,更是打了自己的脸。因而众人这时候谁心里都很明白,皇上这话的目的明显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呢嘛!

其实从贺逢圣请缨出使之时,大家心里都已经多多少少猜到了一些,皇上这回是必定要重用贺逢圣了。毕竟在当时那种况下,没有人敢于主动站出来,应下这份差事。所以就凭贺逢圣在大家都退缩的时候,敢于迎难而上,这就是其他人比不聊。这种敢担当有作为的人,皇上不用他用谁?

更不要现在人家不仅是顺利的完成了任务,而且还可以是超额完成。这份功劳,虽然算不上是泼之功,可真要论起来,那也是功德无量,救人无数了。单单就是这一点,封侯可能有些够不着,但赐一个伯爵也不算过分。

可是话又回来了,这份功劳如果从始至终都是贺逢圣一饶,那给个伯爵确实没有问题。不过也要看到的是,与占城进行互市,换取粮食,那是人家毕自严提出来的建议。而一路上护卫船队安全,击败刘香,那是郑芝龙李忠以及孙国祯几个饶功劳。贺逢圣虽然为正使,更多的却是在谈判时发挥了作用。甚至的不好听些,他不过只是废了一些口舌而已。

若是依照功劳大来算,毕自严当记头功,贺逢圣则是主功,而郑芝龙李忠孙国祯三个人也要分润一些。这么算下来,花花轿子众人抬,军功章上大家都是有一份的。所以贺逢圣此次的功劳,就够不着晋封爵位了。不过再升一级,并且如洪承畴那样,给个散阶,那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朱友建现在先向众人征询这个事,也是有一些想要论功行赏的意味。毕竟贺逢圣作为自己一直很看好的人,以后是有心要让他入阁的。所以现在不趁着这个机会将他调入六部,先给一个侍郎干着,那什么时候才能擢升他做某一部的尚书,又什么时候才有机会让他入阁为相呢?

今后可不比朱友建刚登基,扫清魏忠贤及其党羽那会儿。那时候朝中大臣们人人自危,生怕自己被皇上给当作魏阉余孽给拉出去砍了。所以不管朱友建当时发布什么政令,只要不是十分过分的,几乎没有人会真的去顶牛,为这触怒皇上的眉头。故而朱友建当时选取的五位阁臣,虽有几个其实都是不合规矩的,但大家最后也都捏着鼻子给认了。

可是今后的况就不一样了,眼看政局、朝局渐趋于稳定,以后再想往上晋升。除非是立下了什么比较大的功劳,不然就论资排辈,慢慢等着吧!

尤其是不要忘了,类似跟李标这种万历三十几年的进士,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可是一抓一大把,他们可都在虎视眈眈地等着万历十年二十年的这些个“前辈”们退出朝堂这个舞台,给他们腾出位子呢!这些万历四十几年甚至启年间的进士们,没点功劳傍,又怎么可能竞争得过那些老资历呢?

所以朱友建清楚,自己要是不趁着这个机会尽快把贺逢圣给提拔上来,只怕是越往后拖会越不好做。这也是朱友建为什么在召见了内阁之后,先不去谈论原本心中预定的议题,反而是首先抛出了贺逢圣的问题。

“皇上,臣以为贺克繇虽然有疾,但才华出众,能力亦远超常人,实在是一不可多得的人才。万历四十四年,克繇以试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与我等相比,在文采上他就已然胜过了一筹。”相较于旁人,袁可立作为朱友建最信任的大臣,自然是率先出列向朱友建介绍。

贺逢圣的试成绩,起来确实很牛。如今朝堂上这些大臣们,还真没有几个能在试中拿到榜眼的。别看内阁六部的这十几个大臣如今坐在这么高的位子上,可真要比起试成绩,那还真没有一个能与贺逢圣拼一拼的。

“在臣看来,贺克繇为人刚直无私,清廉沉静。他与熊廷弼不仅是同乡,自幼还居于同一条巷子郑若要论起来,那可是再亲近不过了。但其实二人彼此之间并不亲善,虽不至有龃龉,可意见时常相左,发生争论争吵也是常有的。然广宁一战失利后,魏忠贤及其党羽将罪责全都归咎于熊廷弼,将其问罪下狱。贺克繇得知后,便与不少大臣共同联名上书,替熊廷弼鸣冤。”袁可立向朱友建继续道。

贺逢圣竟然和熊廷弼之间还有这么一段故事,这倒是朱友建以前不清楚的,他甚至连熊廷弼跟贺逢圣一样是武汉人都不清楚。实在的,对于熊廷弼的死,朱友建觉得还是比较可惜的,他在军事上的能力的确要比旁人强得多。至少在明末对于辽东的局面上,还真就要数熊廷弼是最具有战略战术上的眼光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