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萌的推广过程中,在校大学生的反应要比已毕业的学长学姐慢很多。
因为惠民单车、拼哆哆、锐向等等公司的主流用户还是以已大学毕业的社会人士居多。
他们在各个APP和网上看到广告后,就第一时间下载了校萌APP,意图找回那段逝去的青春。
中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截止到2016年,大学生数量差不多是1.15亿,其中约2700万在校,毕业生约8800万。
数量群体就是这么的庞大,基本上快要占据总人口比例的10%了。
在1997年前的20年里,中国每年录取的大学生人数不过几十万人,在1997年、1998年达到了100万人左右。
但在1999年高校扩招后,每年大学录取数量开始大幅增长,从当年的160万到2005年的500万,再到2016年的704万,节节攀升!
这些数字还不包括成人、自学、夜大等非高考学历数量。
扣除出生在80前的毕业生,也就是不算1999年扩招前的大学生,出生在80年以后,并且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大概是7500万人。
这7500万人,和在校的2700万大学生,加起来差不多1亿人,都是校萌的目标用户。
为什么呢?因为年轻,最大的80后也不过才36岁。
那些50后、60后、70后基本上不会来玩校萌了,都到了含饴弄孙的年龄了,也没那个闲心,估计也就玩玩微信。
而80后和90后,精力旺盛,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对新的互联网社交产品也更感兴趣、更愿意尝鲜。
惠民单车、抖视、投融汇等几款软件的用户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其中有相当大比例是大学毕业生。
在打出怀旧的校园情怀后,用户很买账,都下载了校萌,准备体验一下。
抖视在这里面做出的贡献最大,注册用户中没有三千万大学生,也有两千万。
抖视还发起了一项挑战赛,“大学的你和现在的你”校萌晒图挑战赛。
很多用户纷纷响应号召,上传了自己的作品。
没上传作品的用户,也可以通过刷到的视频右下方链接点击跳转下载校萌APP。
一时间,校萌的用户激增。
同时,校萌的各种群组也飞快建立了起来。
因为从来没有一款APP帮助各大高校这么精准和严格的筛选校友。
每位用户都必须授权自己的学信网信息,所以不存在什么假冒的情况。
不授权学信网,根本没办法正常使用校萌APP。
这让有些慕名而来,但却没读过大学的用户很无奈,感觉受到了鄙视。
有人在微博、论坛发言,呼吁校萌放低学历要求,最好放低到初中文凭。
初中、高中、中专毕业的人也有校友啊?你不能搞区别对待啊?
校萌通过学信网建立起的信息认证机制,方便了很多用户寻找校友。
是不是一个学校一个系的,点开个人信息栏就一目了然。
当然了,这个信息栏可以由用户自己选择开放范围,有“仅好友可见”、“仅校友可见”……多个不同的选项。
除了热闹的聊天群组,校友网和短视频两个板块也很火爆。
一些混得还不错的男同学通过图片、视频晒出了自己的工作、公司、豪车、豪宅。
搞科研、技术的也不甘示弱,晒出了自己的各种荣誉证书。虽然没你钱多,但老子有荣誉!
漂亮的女生也分享起了自己的各种美照,虽然不再像过去那般清纯,但精致打扮下也显得格外的光彩照人。
每个人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最精彩的生活展示出来了,似乎要告诉同学、校友,自己过得不错!
这也是人之常情,就跟同学会差不多,不卖弄炫耀一番,怎么对得起自己这些年的辛苦打拼以及读书期间的默默无闻。
这个时候,心里最不好受的就是那些曾经的校园明星。
以前在大学是风云人物,毕业后却泯然众人矣。
看着以前班上的小喽啰或者系里某个丝毫不起眼的小角色,毕业后扶摇直上九万里。
或开了自己的公司,或成为公司高管,住着豪宅,开着豪车。
那颗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自尊心又再次迸发出来了,直接在校萌装死,不回复消息,也不发任何动态。
就默默注视着班群里的各种嘻嘻哈哈,以及校友网上的各种炫富、炫工作……
校萌的各种数据攀升对服务器倒没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锐向集团有自身的云计算中心,并陆续在华北、华中、华南、华西、华东等几个地区布置了机房,初步完成了全国覆盖。
跟阿狸云已经开始在欧洲、东南亚、美国布置机房比不了,但云计算资源足够集团自身以及合作伙伴使用了。
除了锐向集团自身,拼哆哆、惠民出行、抖视等等公司也都把服务器陆续迁移到了锐向云上面。
光张益达旗下公司,也消化不完全锐向云的全部运算能力和资源,锐向云还面向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提供服务。
只不过竞争不过阿狸跟企鹅,勉勉强强的签了一部分金融客户,占据了国内云计算市场的一小部分份额。
让校萌运营团队真正为难的是内容!
校萌APP上面充斥着大量炫富的内容,运营团队非常担心这会破坏了社区氛围,造成用户流失。
一个用户炫富,再带动其他用户炫富,好好的一个校园社交APP将被搞得乌烟瘴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