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元辅> 第110章 创造需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创造需求(1 / 2)

 粮食有用什么用?</p>

这个问题简直弱智,因为谁都知道粮食是用来吃的。但问题是,如果粮食已经吃不完了呢?</p>

哦,那可以储存一部分用来备荒。然而,粮食不是黄金,它是有保质期的,所以备荒也得有个限度,如果储粮备荒之后,还是吃不完呢?</p>

那就是现在湖广的情况——得卖掉,要不然就只能烂掉了。</p>

卖也有讲究,比如湖广的粮食,主要就是卖去江南。</p>

这里必须要说明一下,江南地区在有明一朝的早期,是主要的粮食产地,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但到了中期乃至晚期,这话就没人提了,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因为江南地区的经济结构出现了很大的变化。</p>

简而言之就是,江南地区从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变成了以商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大量过去的良田,从栽种粮食变成了栽种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为主,因而形成了以苏州为核心的几个大型棉纺、丝绸中心,同时商业活动大大加强,又形成了商贸核心。</p>

有道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江南地区既有工,又有商,但竟然却缺了农。</p>

好在这不要紧,因为湖广和江西得到了大开发,农业生产快步提升,已经可以取代江南地区成为粮食主产区了。而又因为长江水道的关系,从湖广、江西运粮去江南卖,成本不算太高。</p>

江南有工有商,自然是不缺钱的,所以湖广的粮食既然有余,自然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卖去江南。</p>

但现在高务实需要的不是湖广的粮食往江南走,而是需要它们北上支援中原、河北地区,这就比较麻烦了。</p>

北方这几个省,不管论工业还是论商业,都远不能和江南地区相比,而从交通而言,也没有长江水道运输便利的巨大优势。湖广商人只要不是脑子坏掉,怎么可能不把粮食卖去江南,而是跑到河南、陕西甚至北直隶、山西去?</p>

而从经济结构而言,湖广的“土豪”们需要的外来商品其实并不多,因为在小农经济时代,湖广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它几乎啥都不缺。</p>

哪怕是江南地区的拳头产品丝绸和棉布,湖广自己也能产出。棉布不用特殊介绍,而丝绸的话,湘绣可是跟苏绣齐名的四大名绣之一啊,你说湖广在丝绸上的对外需求能多大?虽然其丝绸产量比不得江南,但满足自身那肯定是绰绰有余的。</p>

至于瓷器,湖广的醴陵也是八大瓷器中心之一,尤其是釉下彩瓷,哪怕在后世都是驰享誉全球的硬扎货,可见湖广也不缺瓷器。总的来说,就是湖广对外来商品的依赖度很低。</p>

那么它缺什么呢?它可能只缺钱……</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