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登陆的有警卫师骑师五个营,实力是不低了,两万三多人了,爪哇军区司令汤正便决定实施万隆战役。
爪哇岛位于苏门答腊岛与巴厘岛之间,北临爪哇海,南滨印度洋。东西长约九百七十公里,南北宽一百至一百六十公里,面积十二万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长方形,全岛山脉绵亘,群峰耸峙的火山带横贯岛的中轴,海拔一千八百米以上的火山峰有五十八座,其中三千米以上有十四座。
这样的地形,造成了沿海低洼,内陆高山的地貌,如果他们从西而东打过去,光是路上行军,经过其中的高山密林,河道沼泽,会让他们走得怀疑人生。
马打蓝军从王都苏拉卡尔达抵达万隆,就让他们走得苦不堪言,崎岖不平的道路,让他们除了粮食和武器之后,根本带不了什么东西,士兵用的帐篷什么的,全靠骡马,所以如果南洋军一路平推,光是道路和行军,就可以拖垮他们。
所以爪哇军区进攻爪哇时,表面上是大张旗鼓,进攻巴达维亚,事实上他们是多路进攻,分进合击。
他们还分别会从泗水、三宝垄、日惹发动进攻,夺取沿海主要的富裕的城市,然后分进合击,围攻苏拉卡尔达,灭掉马打蓝国。
他们有制海权,有绝对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军队,特别是暂缓进攻苏门答腊,让他们可以抽调更多的兵力,确是可以玩全面进攻这一招。
伯夷还以全国抽调兵力,集中在万隆一线,准备在万隆和巴达维亚之时进行一次大决战,他的使者日夜不停的摧促各地调兵前来,但是等他们发现南洋军从多处登陆时,他们就会笑不出来了。
这就是汤正欣慰的原因了。
进军爪哇,南洋军有技术和战术上的优势,他们最大的敌人,不是这里的居民,而是这里湿热恶劣的环境。
他们二月随续抵达,在北方是泼水成冰的时节,但是在南方群岛,相当的温暖了,当到了五六月,夏天来临,这一切就问题大了。
以前身穿板甲的南洋军嘲笑身穿藤甲和木甲的当地军队土老帽,他们一身铁甲,威武雄壮高大上,当炎热的天气一来,他们就惨了。
整个人就像是装在铁罐子里,又闷又热,难受之极,不穿甲,生命没有保障,穿甲又闷又热,传闻国初时的大将军常遇春就是死于卸甲风。
卸甲风,顾名思义,就是古代将军打仗之后,回到帐中,因为身体太热、又出了很多汗,立即卸去盔甲,贪凉吹风,引起所谓中风之疾。中医认为,人大汗之后,腠里不固,风邪易侵,拘束经络,使筋脉拘急,气血不通,不通则痛。
传闻五代时的名将李存孝,一日力敌五候二十八将,诛杀十五,用尽气力,因热血沸腾,卸去盔甲,连饮三杯冷酒,忽然倒地,口吐鲜血,不省人事,这是中了卸甲风。
南洋军穿着密不透风的板甲,安全措辞是做足了,但是却热得要死,移动不便,这么说吧,他们现在发现,南洋军穿着板甲,坚守阵地和防线没有问题,与敌肉博撕杀也没有问题,但如果追杀敌人,完全不行了。
以前天气凉快,问题并不突显,现在天气炎热,让士兵追着三十几斤的东西追杀敌人,追不上敌人,累死了自己,不少的士兵中了卸甲风。
南洋军制式装备,板甲三十斤、火枪四斤、加弹药、行军水壶、干粮,往往背负四十斤重的东西,以前这些东西,他们可以勉强克服,现在成了压垮骆驼最后的一根稻草。
随着各支部队的大量回馈,都是反应披甲在战争中造成的巨大不便,南洋军引以为傲的板甲,成为了相当受嫌弃的东西,士兵在不打仗时,绝对不会穿上。
南洋军警卫师也是看见敌人列队准备冲烽了,这才不情不愿的穿上板甲,准备战斗,炙手可热的太阳一烤,这是让他们如在闷罐子里一般。
南洋军目前的解决方法也就是一人发一个猪尿泡,装一袋子水,塞入甲内勉强的降温,在南洋军这里,猪尿泡都成军用品了,然而这猪尿泡又能有多少?这只是权宜之计。
汤正欣慰则欣慰,还是不情不愿的披上了板甲,现在因为天气炎热,许多士兵贪图方便和凉快,开小差不穿板甲,造成了不少的伤亡,披甲成了军事条例之一,连汤正这等大佬也不敢违抗,以为全军的表率。
苟苏加诺看见南洋军炮击巴达维亚城攻得正急,知道是生死关头,忙组织指挥大军冲了上来,准备与南洋军决一死战,减轻城市方面的压力。
这种打法,是南洋军最喜欢的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