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名小厮已经把脚凳放在了马车门前,车门打开,却见一名冷面酷男身手矫捷的跳了下来,再来便是一只肤若凝脂的小手扶着车沿,只一眼,小厮便连忙低下头来,再不敢看,这是哪家的贵公子,竟长得比女孩家还要好看。
府中大管家满面春风迎上去,眼前骤然一亮:“这位便是吴公子吧,老爷夫人在正堂等着呢,请随老奴前来。”
这翩翩少年虽年弱,却是一派清山朗月之姿,这样的人就该受天眷顾,不然老爷发动了多少人手都没将小少爷找回来,偏生就他无意间找着了。
“有劳了。”四目相对,吴悠眼光淡定。
踏入了金府,院中幽深,一派旖/旎之景,不时有小婢穿过,脚步声却极轻。金家发迹已久,早脱去了暴发户的粗俗,倒添了一两分雅致。
吴悠见惯了富贵,倒不觉得什么,目不斜视的跟着管家走,这份坦然自若的气度更让管家高看了几分。
正面的堂屋外面,立着几名丫鬟,看见吴悠等人忙进去禀报。
“请吴公子随小婢进来。”
走进内堂,一名华服妇人便迎了上来,面带感激将吴悠一打量:“这位便是吴公子吧,您真是金家的大恩人!”
吴悠忙扶起将要施礼的金夫人,只谦恭道:“举手之劳而已,贵公子平安便好。”
堂上端坐着的金老爷,正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堂下小儿,只见他年不过十岁,眉清目朗,俊秀绝伦,身上衣料普通,并无佩戴名贵饰物,却自有一股清华之气,谦恭且内敛。小小年纪便有这样的修养,实在难得。
“吴公子请坐。”
“谢金老爷。”
有心试试吴悠的深浅,金老爷含笑道:“此次多亏吴公子解救小儿,方使得小儿能顺利参加明日定山书院考试,救了小儿的前程,便是救了金府的前程,这份大恩,只要吴公子有所要求,金府倾尽上下必报之。”
“金老爷言重了,这是金公子的运道,若他命中无此缘,便是神仙也找不出来。”
“但能遇到吴公子,也是小儿的缘。”金老爷摸着胡子微笑点头。确实,他的骄子自小便事事顺心,经此曲折更见成长。
金老爷拍拍手,身后婢女上前一步,手中捧着一个雕琢精细的红木盒。“这是五百两银票,全国同兑,是金府的一点小心意,还望吴公子笑纳。”
一两银子相当于现代500元,五百两便是二十五万了,放在这消费水平底下的古代,足以让一家三口宽裕的过上一辈子,这金府当真大手笔。
“多谢金老爷美意,但我当不得此重礼。”吴悠清声道。“若是可以,我倒是有一求。”
“请说。”金老爷面上笑意不减,有所求便好,做生意之人最怕欠的便是人情债。
“因家中事故,我到此地求学,身旁只有一家仆。定山书院要求只身入学,这一读便是几年。如果我有幸入学,想在此地置办一处房子,盘下一个店铺做些简单营生,好让我的家仆有处栖身。我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所以要劳烦金老爷帮忙打听下,钱帛我们倒是不缺的。”
“这有何难。”金家世代定居此处,此事对他而言是再简单不过。
“那便多谢金老爷了。”吴悠起身,行礼道谢。
就这么点要求?金老爷放下手中杯子,只见吴悠脸上并无虚伪,一脸坦荡,确实并无他求,若不是他记得自己是金家家主,金家是皇商,此时看着吴悠的表情还以为自己就是位普通长者,并无特殊之处。
商场沉浮五十年,他相信自己的眼光,此子小小年纪,孤身在外,遇事不卑不亢,绝非池中物!保不定便是哪家贵族出门历练的子弟!金老爷不由自主的将金骄子与其比较一番,人人都说骄子聪慧,在他看来却不如这少年十分之一的稳重,骄子身旁太缺乏这样的同龄人,若能与之交好,倒是一桩美事。
心里有了思量,金老爷笑得越发和善,亲自走下来:“聊了这么久,却是连吴公子名字都不知晓,真是太过生疏了。”
“小子名吴悠。”
“淘淘乐无忧,好名好字!”金老爷走到她跟前,满脸的慈爱:“你救了骄子,这便是你与金家的缘分,若不嫌弃,便叫我一声伯父。以后有和难处,金家大门随时为你打开。”
“多谢伯父。”吴悠也不扭捏,虽然不知道金老爷为何对她刮目相看,但这份助力对她却是一件大好事。
“好好,既然你明日还有要事要办,伯父也不便多留,往后之事我会派管家与你家仆联系,你尽管放心。”
“我家老太太年过古稀,最是喜爱孩子,下次你过来给她瞧瞧,她必是欢喜。”金夫人见丈夫有心抬举这名少年,也含笑应和道。
“骄子被我纵坏了,若你们在书院中碰到,还要多提点提点他。”
“金兄心地纯正,是值得结交之人,我年幼无知,如果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还要请他多多包涵。”
如此又客套了一会,金老爷才恋恋不舍的将吴悠送上马车,看着马车渐渐消失在街头。
若非吴悠长得与金老爷一点不像,金夫人差点就以为吴悠是他私生子,便是对骄子也没那般和颜悦色。回头一想,家中与吴悠年纪相若的庶女倒是有几名,莫不是老爷是在相看女婿?
金家像受了诅咒般,世代单传,无论生了多少个孩子,最后男丁都只有一个。待到金骄子出生后,后院众姨娘便歇了心思,守着自己的女儿过活。所以金老爷虽妻妾成群,相处倒是和睦。
金家虽经商,却不屑用女儿去联姻,他们财大气粗,每个女儿都能得到一笔不菲的嫁妆嫁去正经人家里做正妻。为此金老爷便发挥他在商场上的火眼金睛,寻找贫寒却有潜力的学子,资助他们成才,为自己的女儿们找好备胎。
“陈嬷嬷。”金夫人对身旁老奴道:“让少爷到我正屋来,我有事叮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