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琰那真诚的表情,全无杂志的眼神,怎么看都像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公子,因不想拖累未婚妻,无奈放弃这门婚事的模样。
只不过在旁人眼中,薛琰这副模样,实在是~~~~~~~实在是,太缺德了。
不过恶人终须恶人磨,薛琰这次的恶人做的不但不让人生厌,反而大快人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崔榷此刻已经被气得三尸神暴跳,五窍内生烟,休书,薛琰竟然休了他博陵崔氏之女,这还了得,数百年来,堂堂博陵崔氏何时受过这等奇耻大辱。
一旦这件事传扬出去,博陵崔氏的脸面可就丢光了,人们只会说博陵崔氏眼见武阳郡公一脉落魄,才上门退亲,只会说博陵崔氏无德。
崔玉儿更是别想再嫁好人家了,虽然隋唐年间,不像日后赵宋之时礼教盛行,对女子守节之时分外看重,甚至为了发展人口,朝廷上下还都孤立女子再嫁。
但博陵崔氏堂堂的世家大族,岂能和升斗小民一样。
“薛琰!你如此欺我博陵崔氏,可曾想到过后果!”
后果?
薛琰当然不是不知道博陵崔氏在当今这个年代意味着什么,要说惹,武阳郡公府还当真是惹不起人家的。
堂堂五姓七望之首,岂是好相与的,薛家在薛琰老爹发迹之前,不过是个小门小户,而博陵崔氏可不同,真的要追溯起来的话,都能追溯到先秦,入汉以后,崔家出了个叫崔业的在清河东武城定居,崔业弟崔仲牟,居博陵安平,二人的后代在汉魏时,便各自发展成为强宗大族,名贤辈出,史称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
由于两支崔姓人繁衍众多,加上仕宦迁徙等原因,崔姓又进一步分衍出郑州崔氏、鄢陵崔氏、齐州崔氏、青州崔氏,以及清河大房崔氏、清河小房崔氏、博陵大房崔氏、博陵第二房崔氏、博陵第三房崔氏、南祖房崔氏等。
当时天下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的俗谚,李氏是皇室都要排在崔氏之后,可以想象崔氏何等显贵,崔姓更是被当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公认为“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
两相比较,就算是薛琰的爵位要远高于他那位前任未来老泰山,可是门邸,薛家是玩玩不如的。
薛琰这么做也不是没考虑过,会遭到博陵崔氏的报复,只不过~~~~~~~
“那又如何!?”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