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大山里这样好,他们留在大山里好了,还出来干什么?”
迁那默然无语,过了好一会才辨道:“那氐人为什么都这样死心塌地的追随他?要是只为有口饭吃,其他的人也可以做到啊。”
莫折长天冷笑道:“可是其他人并没去做,不是吗?有口饭吃有时候就是最重要的事。”
“再说了,早些时候氐人或许只为有口饭吃就在他的领导下起事。但是现在已经开创了这样的局面,只怕每个人的心里都已经是满腔的火热了。”
“就算他自己改口说自己不是氐人,他的手下也不能让了。数万氐人一旦变乱起来,他们这些人只怕一个都活不了。”
迁那在心里实际上也同意莫折长天的看法,否则很多事实在是无法解释。
因为就迁那所见所知,明人的高层全部都是汉人,纯正的汉人,和李归一模一样的汉人。
这件事是绝对说不通的,任何异族使用汉人都不奇怪,有汉人高层也不奇怪,但是高层全是汉人就实在是太奇怪了。
迁那突然说道:“难道那个传言是真的?”
莫折长天意味深长的说道:“十有八九。”
“李归就是段家的人,此事绝对无疑,但是自己怎么从没听说过这个人呢?”身在南郑迎宾馆里的荀攸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这一路行来,所见所闻让他倍感震撼。
历经战火的汉中大地,羌人入侵和巴人叛乱留下的痕迹到处可见,伤痕累累的城墙就是见证。
但是本应该是乞丐成群,尸骸遍野的景象并没有出现,现在的汉中居然已经奇迹般的恢复了勃勃生机。
一座座简陋但是坚固的坞堡绵延在从城固直到南郑的原野上,田地里新开挖的河流沟渠纵横交错。
乡间的民众虽然仍然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但是却都显得精神奋发,生气勃勃。
快乐的孩子在乡间的小路上奔跑玩耍,不时引来大人充满爱意的呵斥。
强壮的士兵不时掠过队伍两边,据说是为了震慑不法之徒,虽然荀攸自过了城固之后,这一路行来从没见过一个不法之徒。
这样和谐安宁的场面,在东汉朝廷治下的郡县里已经几乎绝迹了吧?荀攸不无自嘲的想到。
要说一个山野异族首领能有这样的治国之术,无论是从理智上还是情感上荀攸都接受不了。
到了南郑之后,在与段家人进行了接触之后,荀攸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徒具威势但却才识不济的段宁、年幼懵懂的段远和平庸的段氏族亲,单凭这些人的能力是绝对做不出这样的功绩的。
那个年轻的阎圃虽然语言鄙陋,不通经史,但还算是有些才华。
唯一能和自己交流的只有听到消息后专程从西城赶回来的曹贞了。
从他那里荀攸了解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对于李归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这个人年纪轻轻但是待人接物极有分寸,看人看事也有独到之处,极具治军之才,长于政事和分析,但是并不擅长清谈辩论,也不通文采。
“此人善待之则为西北干城,逼迫之则为国之大患。”这就是曹贞对李归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