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
安如玉上山后便看见老僧端正盘坐在大雄宝殿前,老僧身上披着那件他从来舍不得拿出来的袈裟,那件袈裟来自长安城最尊贵的地方。
老僧法号烛灯,三十年前是太奉首屈一指的高僧,讲禅谈经的本领无人可及。三十年前在那个皇帝以佛为尊的年代,老僧名声显赫天下。
当年太奉先帝令佛教佛头之人去太奉极西之西处取经,路途十万里,为彰显对佛祖尊崇,十万里中不可用九品之上修行,不论途中遇见何事,只要保住姓名即可,天下僧侣皆是推崇烛灯一人,一来烛灯声望极高,二来修为深不可测,便是将修为压至九品,天下间也鲜有敌手。
可就在这时,云州一座名不经传的大宗寺中横空出来一个少年和尚,少年和尚身披袈裟日夜兼程自云州赶到皇宫,于一天初晨走进皇宫太和殿,身上僧袍一尘不染。少年和尚谈吐惊人,讲禅说经的本事儿竟丝毫不差那时风头无二的烛灯大师,更让人诧异的事那位少年和尚竟刚好是九品境界,这无疑极为符合先皇的人选。
少年和尚对禅经的见解高屋建瓴,连当时的烛灯的大师都不得不认可。但朝中仍有多位大臣极力推荐烛灯大师。毫无疑问,十万里西行路途遥远,其凶险更是难以想象,就连烛灯都不敢说仅凭着九品修为能安然无恙的走个来回,但那似是天生生的一副笑脸的少年和尚说他可以,一言出,震惊朝野。
出家人不打诳语是对佛祖的敬畏,这话若是真的还好,可若是假的不仅是对佛祖不敬畏,更是犯了欺君之罪。少年和尚这话几乎没有人相信,就连当时的皇帝都半信半疑。少年和尚此行无非是想与烛灯大师争夺佛头之名。
朝中有人提出让二人比试,在同为九品之下,谁更厉害谁便去西行取经,这十万里一去归来定是会有佛头这样的光耀头衔,不仅天下信徒朝仰,就连朝廷也会其多加庇护。
烛灯败了,二人毁掉了一整座太和殿,但仅是一招便败了,少年和尚乃是天生的九品怒目金刚,佛教盛行千年来仅有一个名唤江流儿的佛陀是天生的九品金刚,自此之后千年便再也没有。如今这份佛道气运降临到了这个少年和尚的头上。
烛灯大师败的心服口服,但却不甘。不论怎样少年和尚成了皇帝的心仪人选,没有意外,甚是可以说是极为顺利,西行十万里归来后少年和尚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当世佛头,在太奉境内广传大乘佛法。
烛灯虽是落败,可当年在太奉境内毕竟有人数众多的信徒,皇帝知晓烛灯心中不快,便赏赐他一件极为奢华的袈裟,烛灯知晓便是这袈裟在是奢华也比不上那十万里西行带来的功德,比不得那大乘佛法。烛灯拜别皇帝后,修为施展到极致,一步自长安踏到姑苏。
自此之后三十年烛灯画地为牢,将自己困在寒山寺中三十年。
安如玉是菩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