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处逢生的王文升与李德标等人相拥而泣,死,不可怕,但能够活着,没有人会拒绝不是?他们哭,又何尝不是对牺牲的战友们的怀念?
这边骑兵连庆幸死里逃生,那边老于作战的巴布扎布却也针对战场形势下了一个对他来说理论上绝对正确、事实上完全错误的决定:冲锋。
巴布扎布认为,自己的防线宽而薄,如果这支队伍和骑兵连一样凶猛的话,对方拧成一股绳,力量便可攻破自己随意一处防线。已经被骑兵连打落的士气再让这支人数看来来众多的部队一个冲锋,自己的防线便要全线溃退。
对方人数多了些,也不过三五百人,相对之下,自己还是有人数上的优势。只有反冲锋,才能用优势的人数取胜。这样,一声哨响,数以千计的匪军挥马跃刀向特战大队杀来。
谭海的部队是不擅长骑马作战的,马,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运输的工具和载体。特战大队的特点一是单兵作战灵活,另一个是火力强大。
有别于卫队旅和二十七师步兵团增设一个机枪连的装备,特战大队不设机枪连,而是把机枪分散在各个班里。传统的一个团属机枪连配置是6挺机枪。而特战大队每班1挺,一个营建制的特战大队就有27挺,是正规陆军的两倍多。
不过正规陆军的营制单位可以获得团部山炮的火力支援,特战大队就无此待遇了。好在特战大队的成立不是为攻坚而用,所以正常情况下也无所谓。
现在,大批的敌人骑兵冲来了,体现特战大队火力的时刻到了。
在谭海的指挥下,特战大队官兵纷纷下马寻找依托阵地。二十七挺机枪每隔五十米一字摆开,突后三层密密麻麻地前后呼应,长短枪间杂其中,等待匪军的到来。
欧洲战场上,重机枪的配置每公里正面十挺在当时就已经算得上惊人了,特战大队的密度算起来达到了两倍,这样的火力,正是密集冲锋的克星,尤其是针对骑兵。
扑天抢地,旌旗把夕阳遮下。上千人的骑兵,把大地震得遍天响。匪军被骑兵连一连串的突袭压着打,到现在才缓过神来。恢复了蒙古骑士本来特点的匪军把草原健儿的风范一展无疑,他们从上马到冲刺一气呵成,动作悠扬、蔚然成景。
“开火!”随着谭海一声令下,二十七挺机枪同时喷出“哒哒哒”的火舌。第一排做火力压制,两两机枪交叉射击;第二排间歇性寻找对方进攻力度大的,给第一排减轻压力;第三排则重点照顾逃脱火力网的游骑。顿时长约半里路的防线上一片火海。
人仰马翻、残叫与嘶鸣齐响,冲在最前面的匪军连人带马被打成筛子,倒地之时,溅起阵阵尘土。后面的骑兵有的措手不及,被死马和死尸挡住去路,有些来不及的被绊倒,没被机枪打倒,却被摔了个伤亡惨重。
在机枪两旁,特战大队官兵笔直着上身,他们端起长枪,像打靶时一样镇定,对着越过机枪防线的骑兵射击。由于马快,有不少叛匪已经被打死,却仍被疯马拖着向前冲刺,直到连人带马一齐躺下。
本来想用马刀和特战大队在马上一决雌雄的巴布扎布遇到了不按常规打法的对手,马队伤亡惨重。挥舞着马刀的匪军根本无法抵进由密集火力组成的特战大队防线,转瞬之间已有至少超过五百人的伤亡。
还在沉溺于成吉思汗的铁骑无敌于天下的巴布扎布匪军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惊呆了,他们不知道,随着重机枪在陆军的普及,那种排着横队密集的冲锋已经不合时宜了。就在几天后,欧洲索姆河畔的一场大战,让英法联军70多万军队丧生于重机枪这一在一战中号称“陆战之王”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