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897章 纯属自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7章 纯属自卫(1 / 2)

 完全是无心。正指挥部下闪往一边的侯连长巧不巧地成为渡边的攻击目标。旁观了这么久,如果还不知道侯万山是头目,那渡边也太失败了。</p>

此时的侯万山,还沉浸在让友连偷袭得手后的喜悦之中,正为友连掠阵并附带着歇会的功夫,忽然有人大喊:“连长!小心!”便见前面亮光一闪,几米外有人举着明晃晃的长刀砍过来。</p>

他抓起刺刀,作势要拦,不料想激战后歇息,他的一条腿已经僵硬,竟然使不上力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再想爬起来为时已晚。</p>

本能地,他拔出手枪,对着渡边就是一枪。</p>

连队是军队的基层组织,在张汉卿带兵过程中,对连级单位的重视无论用什么词来说都是不为过的。从“支部建在连上”,到政工制度里“士兵委员会”的最基层组织,张汉卿对这一级的建设是很下了功夫的。</p>

作为连级的官长,连长的安全工作算是有了制度性的安排:不但有专职警卫员,还配发仿制驳壳枪一支。</p>

</p>

对于看惯抗日剧的中国人来讲,驳壳枪并不陌生。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的是,远在抗战前,中国就有大量的这种手枪在使用。</p>

有一份文件是1924年9月10日,陆军部与天津德商世昌洋行签约,购买:“德国新式口径7.63毫米、枪筒96毫米、 表尺一千米之毛瑟手枪一千七百杆, 连同空木柄及每杆子弹五百颗、甲(注:假)子弹一个、弹簧一个、弓簧一个、罗丝板一个,每杆净收价洋七十整,共计价洋一十一万九千元整。”</p>

本件中的盒子炮,枪管核算起来只有3.77寸,相当特殊。</p>

这些枪,就是中国仿制的自卫手枪的基础。</p>

凭借中德之间良好的关系,中国很容易地获得生产权。这种德国驳壳枪在其大量生产的四十年历史中,内部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因此可以说原始设计几尽完美,没什么可改进了。</p>

中国军队引进后,便成为军官们防身的制式武器,以威力大、动作可靠、使用方便的优点深受人民军军官们的青睐。</p>

它的制造相对简单,加上成本又不高,很快普及装备到连长一级。侯万山所用的,就是这样的一支手枪。</p>

由于日军步兵用长枪相对枪身要比人民军通用的“汉”式步枪长三寸左右,同样安装刺刀,中国军队要吃点亏。若是没有点别的什么东西压轴,对不住张汉卿的这场穿越。</p>

所以张汉卿极力避免肉搏。在1927年军改后,步兵连不但有一个机枪班,还有一个为数22人的火力排,装备37MM的战防炮4门。这样的装备,只要战术得当,防守对方三个连有点吃力,但一对一的话,放眼目前全球任何一支连队都不畏惧。</p>

如果最后仍然要到拼刺刀地步的话,那也不亏了。至少在双方的阵地前沿,先期的火力游戏中日军明显吃了大亏。</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