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刻,日军四大舰队对中国沿海各地展开了疯狂进攻。</p>
在华南的日军第二支持舰队无法围剿湛江港内的第3舰队主力,却在海南的榆林港成功地封住了中国海军另一支较弱的第6舰队,并以潜艇偷袭了在港内据守的两艘炮舰并攻击了基地内的各种目标。</p>
海军唯有的六支重炮部队大都在渤海与长江要塞,华南只有一个,还部署在湛江,所以当榆林港面对强大的日军舰炮威胁时,根本无力防守。</p>
这是中国沿海唯一的弱点处,被日军找到了。好在榆林港被群山环抱,虽然一时受袭,日军要想打进来却也不易。整个海南由陆军第8军镇守,面对日军的海上优势,自保已嫌不足,也无法对海军形成支援。华南舰队的海军陆战部队都在成长中,一时片刻之间也无力参战。</p>
其它地方对日本海军就不那么有利了。在吴淞口,日军第一支持舰队的“金刚”号等四艘大舰与中国海陆军隔河相战。</p>
本来他们的任务是攻击渤海舰队的母港之一青岛的,但是经过日德青岛之战后,青岛的山东半岛桥头堡作用更加明显,所以它的防御也极为坚固:</p>
不但有岸防重炮团,济南军区还调集一个军坐镇这里,水上飞机也“废物利用”,一直在监视日舰的动向,让其始终无法进行突袭,最后只得转战上海,后来与第二舰队合兵一处。</p>
日军第二舰队的进展开始也不顺利,他们的任务是针对长江舰队,伺机聚而歼之。</p>
但是中国最强的渤海舰队和日军小舰队一个照面都如此了,相比之下更弱的长江舰队就更不会硬顶硬了。从渤海调往长江舰队担任其主力第2驱逐舰队司令的凌霄是亲自打过海战的,也亲自登上旗舰“海圻”号指挥交锋。</p>
深知敌舰船坚炮利的他,明智地就依托崇明、长兴两岛上岸炮的优势与其展开对峙----反正海上已经被封锁,我只尽最大可能让你的军舰无法祸害内陆就行了。</p>
在宽敞的长江入海口,“海圻”号虽然仍然是老旧的蒸汽动力,速度也不快,而且是单舰行动,但在岸炮的支援下,它在日军眼中仍然显得十分“灵活”,至少是相对岸炮而言。</p>
即使拼命穿过岸炮的封锁,进入长江内也不见得轻松,因为第2驱逐舰队除旗舰为老旧的“海圻”号巡洋舰外,另配置15艘“汉口”级炮舰。</p>
这些军舰因为吨位太小在东海里又无遮掩,它们都隐在长江内的沟沟汊汊内,虽然说击沉日本上万吨的装甲巡洋舰有些天方夜谭,但在近距离被它打一炮也让人揪心。</p>
再说两岸都有陆军支持,能想象一下日舰一路西进,一路上“礼花”伴随的场景吗?求胜心切如山本英辅,也不敢这么托大,只能老老实实地在等待机会,以伺机在上海滩显示一下威风。</p>
他不是没想过从杭州湾里杀上海的后路,只是据侦测舟山一带的人民军潜艇、鱼|雷快艇部队已经部署,从杭州湾登陆金山卫也不可行----张汉卿可是知道历史上日军就是从这里突袭打了中国守军一个措手不及,最终导致华东战场上的大溃败----因此命令南京军区司令张维玺特别关注。</p>
张维玺把第22军一个师放在那里,并把精锐的第4军拉到昆山作为前线的机动兵力。在这种形势下,想通过金山卫登陆上岸,没有几个师团的死伤是很难做到的,尤其是其大炮一时无法运到岸上时。</p>
第二舰队虽然军舰数量不少,但是没有像“伊势”号等这样的战列大舰,和中国海陆军硬拼不是办法。进不得,退不得,好不尴尬。</p>
然而,正当山本英辅中将为此犯愁时,他的本家山本五十六大佐提意见了:“司令官阁下,我认为我们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如果用得好,或许可以打开一条逼迫中国舰队出来应战的捷径。”</p>
山本英辅之前并不了解这位刚刚划归自己的下属,这位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大佐所率领的军舰与日本帝国的传统是如此格格不入,以至于自己差点认为这位不苟言笑的本家是因为被贬而消磨了锐气呢。</p>
同是大佐,山本五十六的军衔被海军内部一些人的看法中是认为贬了值的,因为它的坐舰“赤诚”号是一个催生儿。</p>
它本来是一艘重型战列舰的架构,却好巧不巧地在华盛顿会议召开时没有建成。等各国签定条约后,它的地位就很尴尬----1923年11月在其完成前由于受《华盛顿条约》的影响,日本需要停止建造2艘战列舰和4艘战列巡洋舰。</p>
拆除,海军舍不得;不拆,违规。最后综合一下多方的意见,认为日本第一艘完全意义上的航母“凤翔”号吨位既小,布局也不合理。把这艘将成的军舰设计成日本第一艘重型航空母舰似乎也不错,因此阴错阳差之下,就成就了这艘军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