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武将一听一个个怒不可言,前几年在南京,在北京大明真假太子闹得沸沸扬扬,天下震动,这个徐天佑吃了豹子胆现在竟然弄来一个朱三太子,这不是让圣上为难吗?
原来在崇祯帝朱由检兵败国亡的时候,杀死皇后、袁妃之后,砍掉长公主的手臂之后,命心腹太监将16岁的太子朱慈烺、13岁的三子定王朱慈灿和12岁四子永王朱慈焕乔装改扮后送到岳父周奎家。
树倒猢狲散,其时李自成大军已经杀入北京城,护送太子的太监将朱慈烺三人献给李自成,李自成也宽宏大量,不但没有屠戮崇祯三个儿子,而且还封太子朱慈烺为宋王,其他二子为公爵,以收买人心
由于朱家太子巨大影响力,得一可拥立为帝以号令天下,吴三桂起兵反对李自成的时候,没有要求李自成归还自己老父,而要求李自成归还崇祯帝的三个儿子,希望以此为号召号令天下。
为了安抚吴三桂,李自成带领崇祯三个二子赶往山海关,一番血战李自成战败,崇祯帝三个二子各自失散,流离失所,如此就有了太多传说。
先是在北京出现朱明太子朱慈烺,太子朱慈烺一路乞讨回到北京,意欲投奔外祖父周奎,不想被拒之门外,旋即被捕获。
多尔衮刚刚颁布优待前明各藩王的诏令,以示“宽仁”,如何自食其言将太子置于死地?于是导演了一出认真为伪的闹剧。前朝太子的出现,无疑是个巨大的隐患,无论是谁都可以打出拥戴太子的旗号反抗清朝,而名正言顺的太子必定具有强大的号召力。
为了安抚众人,多尔衮命令周奎带着长平公主和见过太子的大臣来辨认,周奎一口咬定太子是假的。
长平公主开始说是真的,被周奎打了几记耳光后便不敢再开口了。
太子身边的几个太监都说这个太子是真的,当晚便暴亡。
甚至连太子的老师内阁大学士谢升也信誓旦旦说太子是假的,朱慈烺对他说:“某年某月某日,先生讲《孟子》时说过某事,现在还记得吗?”谢升实在无法回答,只得狼狈不堪地退下。
民间百姓听到太子还健在,纷纷以太子的旗号聚众起义。山东东阿地主祁八联合秀才杨凤鸣等人聚集千人起义,一举攻占东阿县城,给清政府发出通牒,要求“还我太子殿下”。尽管此次起义须臾便被镇压,但多尔衮在如此刺激下更加紧张,对凡是坚持太子是真的一律处死,其后“假”太子也被处斩。
很多史学家分析,被多尔衮杀害的太子应该是真正的大明太子。高压之下,一场认真为伪的风波才算平息。
蛮清通过血腥镇压解决了太子风波,接着在南京出现一个朱明太子,前明鸿胪寺少卿高梦玘在从北京南下南京的路上遇到一个少年自称是东宫太子朱慈烺,高梦玘没见过太子的面貌,听此人大谈宫中往事朝廷秘闻,还真是难辨真伪。
马士英协同大学士王铎、蔡亦琛以及皇亲国戚会同九卿科道的官员对少年辨别真伪。南明的大臣中见过太子面容的并不多,只有刘宗政、李景琏两个翰林远远的见过太子,都觉得这个少年比太子朱慈烺要矮一些,哪有年轻人无端变矮的道理?
朝臣们疑心顿起,问了一些宫中内情,回答也多有谬误,但此少年态度傲慢,凡是朝臣认为谬误之处,都是答以“尔等宵小懂得什么?”一时还真是很棘手,被激怒的大学士王铎大声说了一个“假”字然后拂袖而去,马士英立刻推波助澜,诸位大臣一致认同这个南来的“太子”是假冒。
最后经过审查,这个少年叫王之明,是万历朝驸马王蘂的侄孙,家住保定府高阳县,听说太子下落不明,突发奇想假冒太子之名希冀富贵,所谓宫中见闻多半是听家里老人和父亲在朝为官时的朋友说的,还有一些就是道听途说。
弘光帝朱由崧虽然特意把审讯记录刊刻出来颁行天下,以正视听。但此事对南明影响太大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纷纷认为这个王少明就是太子,左良玉也因此起兵南下勤王,最后造成防线崩溃,鞑子夺下南京。
可以这么说,明军虽然战斗力低落,若不是因为这个朱太子的缘故,蛮清要想如此轻易攻破江南重地势必难上加难。
现在听到朱三太子重现江湖,众人虽然颇为不快,一个个伸长脖子看一个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