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哈哈一笑,长身而起,一脸兴奋的道:“你小子真是朕的福星,这等好事,都遇上了……少则一年,多则两到三年,我大唐必将踏平高句丽。”</p>
</p>
轩辕天在的时候,李世民要维护君王的威严,一直不苟言笑。如今他退下了,面对自己人的杜荷,李世民也就恢复了常态,表露了自己的喜悦之心。</p>
这征伐高句丽,李世民念在心中,可他清楚,征伐高句丽要比征伐薛延陀还要困难。</p>
当然这不是实力的差距,而是文化的差别。</p>
薛延陀拥兵三十万,确实很强大,李世民却不屑一顾。只因薛延陀是游牧民族,跟他们对战交锋,那是野战决胜负。在野战上,大唐劲旅,不惧任何人,包括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p>
而高句丽却是农耕民族,他们学习汉唐文化,以城池为居,据险而守,打起来特别的困难。</p>
万里远征,打的是极为艰难的攻城战,气候又是恶劣。</p>
种种因素,无不是难以攻克的难关。</p>
依照李世民的原定计划,大唐需要潜心发展五六年,才有征伐高句丽的可能。现在只需两三年,大唐足以将高句丽纳为领土。</p>
杜荷笑着答道:“全是岳父大人洪福齐天之故,小婿不过是沾点微光而已。”</p>
李世民也自恋的仰起了脑袋,过了会儿才道:“此事,你觉得应该如何利用?”</p>
杜荷道:“这不需要小婿来卖弄了吧……当年对付突厥,岳父大人的分化,内讧手段,可是玩的呼啦呼啦的,哪里还需要小婿班门弄斧。”</p>
李世民露出了会心的微笑。</p>
杜荷领着轩辕天离开了皇宫,走在路上,他问起了安市城的情况。</p>
安市城是进入高句丽腹地的必经之路,轩辕天来的时候,就曾路过此城,根据记忆,一一作答。</p>
杜荷听的详细,沉声道:“这安市城将是我大唐攻打高句丽最坚固的壁垒,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希望你们能够迁入安市城中,届时定能立下奇功……”</p>
轩辕天并不精于兵法,但也知杜荷在军事上的水平,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此事我会与爷爷说的。”</p>
**********</p>
第二天,李世民便以天可汗的名义支持荣留王,并且修书强力指着渊盖苏文,以下犯上,罪大恶极,要求他立刻自缚请罪。</p>
杜荷见李世民这莫名其妙的举动,有些不解。但经过一番细思,心中恍然,不得不佩服李世民的手段高明。他这简单的几句话,已然荣留王、渊盖苏文推向死地。</p>
看上去李世民只是毫不在意的发表一下看法,然而这“毫不在意”却能产生无比巨大的连锁反应。</p>
渊盖苏文野心极大,他已经造反,走上了不归路,自然不会如李世民所愿,自缚请罪。唐王朝的影响无比巨大,这一公开支持荣留王,渊盖苏文不可能不心急,更不可能跟荣留王继续对持下去。</p>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大唐示好,在唐王朝没有出兵帮助荣留王之前,灭了荣留王。</p>
而荣留王虽是正统,实力远远不及渊盖苏文。一但渊盖苏文出兵,荣留王必然求助已经宣布支持他的唐王朝。</p>
这样一来,唐王朝就能够在高句丽这两个分裂的诸侯间,左右逢源,分别在他们彼此的后面挥动马鞭,让他们彼此狗咬狗,让高句丽在内斗中损耗国力。大唐趁机凝聚粮草、经济,为再次出征而准备。</p>
至于轩辕客、轩辕天的存在,李世民让他们继续蛰伏,等待时机。</p>
果如李世民算计的一般,得知唐王朝支持荣留王,渊盖苏文慌了。他本不将荣留王放在眼底,打算先清扫荣留王的势力之后,在出兵辽东,一统高句丽。但荣留王却跟唐朝拉上了关系,这意义就大不一样了。</p>
唐朝的实力,加上荣留王正统的地位,足以将他一举掀翻。</p>
投降,这不可能。</p>
荣留王要的是他的命,一投降,什么都没有了。</p>
渊盖苏文见李世民暂时只是口头支援荣留王,还没有出兵的意思。当即派心腹入唐,表示臣服之心,同时也出兵辽东,打算在唐朝未行动之后,灭了荣留王,以防止荣留王借助唐朝之力坐大,反败为胜。</p>
荣留王得知渊盖苏文出兵,也慌了,论实力,他实在不是渊盖苏文的敌手,不得已只能求助于支持他的唐王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