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军阵前。
“嗖嗖”的箭矢纷落如雨。
“咻咻”的破空声倾斜穿插,相错交织在一起,结成蜘蛛网状的箭矢大阵,将整个阵前战场笼罩其中。
与之相应的是,西凉军阵前的强弓硬弩同样是片刻不曾停歇,一支支黑翎破羽箭呼啸升空,一支支裹挟着强劲气流的弩箭撕裂空间。这些弩箭虽然飞行路径不尽相同,但是目标始终如一,直指盟军阵前的步军和弓弩营将士袭杀而去。
与此同时,西凉军独有的先秦强弓千人队,在陷阵营巨盾兵的掩护下一分为二,从两翼迂回到阵前两百步开外,继而精准射杀盟军阵前的中低级将领。这便是李利亲自传授给他们的狙击战术,也叫斩首行动,其目的就是狙杀敌军的阵前指挥将领,打乱敌军的进攻或防御部署,以最小的伤亡代价赢得最大的战略效果。
这便是“秦弓千人队”最犀利的攻击手段,也是他们及常人所不能及的独特本领。一个千人队,一千张四石先秦强弓,一分为二之后,五百名秦弓手分组狙杀,两人为一组,一人狙杀,另一人递箭上弦;十箭之后两人位置轮换,连续狙杀,竭尽全力之下两人最多射出三十支利箭,命中率大约四成左右。
千万不要轻视这只有四成的命中率,因为这已是这个时代中令人咂舌惊叹的恐怖战绩。要知道,在时下征战厮杀当中,即便是两军加起来只有一万人的战斗,其厮杀时所消耗的箭矢至少也在两万支箭矢以上,甚至三倍,乃至五倍。就拿眼前的西凉军与盟军决战来说,任何一方消耗的箭矢数量都在三十万支以上,仅是西凉军就为此战准备了五十万支利箭;与之相比,盟军准备的羽箭数目至少比西凉军超出五成。甚至于两倍有余。
也就是说,两军准备的羽箭数量至少一百万支,可两军兵力加在一起也不到六十万,而真正被箭矢射杀的两军将士又有多少呢。最多占到总兵力的两成,甚至更少。由此可见,这个时代的弓箭手命中率普遍不高,大规模厮杀之中能够达到两成的命中率就已经十分了得。而秦弓千人队的狙杀命中率高达四成,即三支利箭之下必能射杀敌军一名低级将领,足见其杀伤力惊人,战斗力强悍之极。最为难得的是,秦弓千人队的射杀目标最低也是队率或队率以上的敌军将领,其中不乏战力颇强的敌军主要将领。
所幸他们人数不多,且人力有时而穷。一场大战之中两人轮换也最多射出三十箭,通常都是一次轮换中射出二十支箭便立即退回后军,隐藏在辎重兵中不再参战。是以,这种从事精准狙杀的先秦强弓队,根本不可能大规模组建。故而这支弓弩手队伍隶属金猊卫营,除了大规模战事之外,一直很少露面。
但是,秦弓队创下的辉煌战绩却是令人惊羡不已。其建立之初的首战,便是重创两只神兽狻猊,并对桓飞施以强大威慑,迫使桓飞投鼠忌器之下被李利收服。第二战则是西凉军北伐南匈奴的青狼谷之战。大战之中秦弓队先后狙杀四百余名蛮军中低级将领,以及数十位千夫长及以上的蛮军将领,战绩显赫,居功至伟。
而此次娄底原决战,便是秦弓狙杀队全体出动参与的第三场大战。其战果如何,暂时不得而知。姑且拭目以待吧。
——————
嗒嗒嗒!
“轰隆隆———杀呀!”
顶着密集如网的流矢箭雨,以李利为箭头的十万西凉铁骑组成凌厉无比的锋矢冲击阵,纵马跃过散落在阵前战场上的层层阻碍,凶猛至极的冲进盟军中军阵前,与挡在最前端的步兵巨盾阵短兵相接。巨盾阵之后便是盟军的两万弓弩手。而后就是袁绍中军,只是眼下盟军诸侯和数以百计的将领都已退至中军后阵,留在前线的大多是普通兵士和中低级将领。这是上古流传下来的战争惯例,颠扑不破的铁律,从古至今皆如是。至于西凉军主帅李利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纯属异数,艺高人胆大,而这又与西凉军高昂的斗志和强劲的兵锋息息相关。
“吼———铛!”
震耳欲聋的兽王咆哮声中,但见李利驾驭金猊兽王纵身跃过数尺高的方形盾牌,金猊战刀倏然横扫而出。伴随几声沉闷的锐器破体声响,挡在李利面前的三名巨盾兵当即身首异处,立在地上的盾牌也随之轰然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