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声音哽咽道:只要爹爹身体康健,这些问题岂不迎刃而解。
宁宗看着太子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当初在众人中选你做这江山之主,不也就是瞧中你这一身刚烈性子,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且惜福罢,
回去看看你媳妇和孩子,赏赐随后就到,朕累了太子赵竑躬身扶着宁宗躺好道,爹爹先歇着,孩儿晚些再来。
宁宗闭着眼挥挥手,太子出来对守在门口的杨海道:爹爹累了,你们小心侍候着,有事差人来报孤,杨海俯首称是。
太子回去时,众人业已散去,进内室见太子妃也已沉沉睡去,小小的婴儿裹在明黄色的小被中。
太子俯身打量着,嫩雪似的肌肤,狭长微挑的眼线,伸出手指轻轻触碰了下,肉粉色的小嘴嚅动着。
太子殿下看的心都要化了,吩咐宫人小心侍候着,转身去了东间。
内臣元福跟了进来,太子殿下询问:今日太子妃分娩,没出什么幺蛾子吧。
元福把今日发生之事细细道来,最后想了想道,皇后好似有些不满,太子殿下面露不屑,
翻开书桌上的一本诗经,抽出一张竹节纸签递给了元福,你亲自送到宗人府,
元福看了一眼道:这是小郡主名讳?连太医都说有八成是小皇孙,您是怎么做到为卜先知的,
太子殿下道:说的越发不像了,太医自然是说些爹爹想听的,孤看爹爹起的名字都是男子能用的,预防万一,这不就用上了,
元福道:您圣明,奴才这就去办,说着施礼退下,
太子殿下坐在那里,把玩着腰间玉佩,想着官家今日未说出口的话,无来由的烦闷,
由内臣来报,说是官家有赏赐,太子来道前前殿,来的是内侍杨海,道官家有口喻,太子妃在月子里,由太子殿下代接,说完之后杨海展开圣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诏曰,太子妃黄氏端庄淑睿,雍和粹纯,卛礼不越,为宗室绵延,添弄瓦之喜特赏赐,玉如意两枚,珍珠一斛,灵芝粉一盒,人参两支,绫罗绸缎若干钦此,
待太子殿下谢过恩后,才道,官家交代,太子殿下今日喜添娇儿,福宁殿那里就不必过去了,晚上宴请宗亲,由您主持,说罢对着太子施礼退下。
太子指着玉如意道,这个拿回去给太子妃把玩,说罢转身回到内室,太子妃正坐在床上喝汤,看到太子进来,放下汤碗道,殿下您回来了。
太子几步上前坐在床边,拉住太子妃的手道,别拘礼,阿姚辛苦了。
太子妃抿嘴一笑道:瞧殿下说的,为殿下诞育子嗣可是妾身的职责,说着眼圈一红,低下头去,您不怪妾身肚子不争气才好。
太子抬起手捧着她的脸盯着她的眼睛道,又胡思乱想,只要是我们的孩儿,无论男女,孤都喜欢。
太子妃感动地说,竑郎,妾身此生最幸运的不是做了这太子妃,而是做您竑郎的妻子,两人正柔情蜜意时,一声像猫似的声音呜呜咽咽,可能是被说话声扰到了,两人相视一笑,伸头向婴儿床看去,小小的婴儿,嘟着嘴唇,满脸的不耐,过会看没人理会,突然张大了嘴巴,哇哇大声哭了起来,像是受了什么委屈一样,把这初为父母的两人吓了一跳,当时手忙脚乱起来,奶嬷嬷在外面进来,隔着屏风道:娘娘,小郡主可能是尿湿了。
太子妃扬声道:进来吧,打开包被一看,果然是尿了,又重新打水进来,擦洗,换衣服,一番折腾下来,弄舒服了,果真不哭了,闭上眼睛又沉沉睡去了。
太子妃道:殿下为我们的孩儿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太子道:这有何难,诗经有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赵蓁如何。
太子妃手一拍,果真好名字,太子笑道:那孤就再讨个巧,小字夭夭可好,太子妃小声默念几遍,点头笑道:寓意好,又朗朗上口。
太子笑道:真的好,太子妃道:自然是好的,太子戏谑地点头,那孤就放心了。
太子妃狐疑道:殿下有什么不放心的,太子道:因孤已把我儿的名讳报道宗人府去了。
太子妃半响才道:殿下是什么时候起的,太子道半月前,太子妃道:殿下先前就知道妾身怀的是女儿。
太子道有备无患,阿姚你还是不相信孤,孤说过:你我之间不会有二姓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