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一大早,骆云峰晨跑回来,吃过早饭以后,就从床底下抱出了奶奶留下的那个红木箱子。
打开箱子,骆云峰先是又翻看了一遍那些老照片。仔细看看,发现自己和爷爷骆钟文年轻的时候长的还真是挺像。一堆照片里面还有一张太爷爷骆景山跟一个俄国人的合影。看照片上的样貌,太爷爷那时也就二十左右,那个俄国人穿着可能是铁路上的制服,留着一把胡子也看不出是多大年龄。照片的背面还有好多俄文手写的字,骆云峰只知道到是俄文但是却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笔记本一共有两大一小共三本,两本是老爸,一本是爷爷留下的。骆云峰先打开老爸的一本笔记,认真的看了起来。
父亲第一本笔记中记载的内容主要是自己年少时第一次去东北的过程及见闻。从笔记的内容看,父亲骆正军第一次去东北的时间是在七十年代初,神州大地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动荡浩劫。接到爷爷骆钟文病危的电报,奶奶带着当时才十三岁的父亲去了一趟东北,这也是奶奶这一辈子唯一出过的一次远门。那个特殊的年代,船舶,铁路,公路等交通状况都非常混乱,当他们娘俩历尽舟车劳顿赶到龙江省阿城县爷爷工作的亚沟林场的时候,爷爷正好刚刚过世,连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爷爷的工友,也是他在林场唯一的好友王连山转交了他留下的遗物,遗物中除了一点现金和粮票,再就有几块银元算是贵重的东西。王连山跟奶奶说过,骆钟文这些年没事儿就在附近的山林里转悠,包括冬天大雪封山的时候也经常一出去就好几天,好像是在寻找什么,问过了几次他也没说。因为这个原因,前几年还被审查过,不过倒也没有什么问题。
安葬好了爷爷,回到老家以后,骆光军偶然发现了箱子夹层里的笔记和黑石,才知道了爷爷的经历和黑石的来历。
老爸的第二本笔记中记载的内容就是八十年代末了。在省地质大学毕业后,老爸骆正军分配到了省地质勘探大队。他从爷爷的笔记中得知这块不起眼的小黑石居然是吐蕃后裔阿里王系的青唐赞普唃厮啰进献给北宋宋仁宗的神物!这个发现让他非常意外,同时也对这块黑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用了各种方法,火烧、水泡、日晒等等,也没看出这小黑石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后来他把黑石带到了单位里,用地质勘探队的仪器做了几种测试,终于在检测黑石的硬度时发现了不寻常。地矿部门检测矿物的硬度时,用的都是摩尔硬度检测仪,摩氏硬度是以选出的十种不同硬度的矿物,从硬度最软的滑石到最坚硬的金刚石,总共分为十级,作为检测比较其他各种矿物硬度的标准。结果测试的结果是黑石的硬度超过了摩氏10级,也就是超过了钻石的硬度。这一发现让骆正军非常吃惊,因为钻石是地球上目前已知的最坚硬的矿物,这个发现太令人震惊了!而且还有一点,在已知的任何矿物中都是密度越大,硬度越高,而这一块神秘的小黑石却偏偏又极轻,根本不像密度大的样子!
黑石的材质本身就已经非常难以解释了,但还有一个更为神秘的地方,也就是黑石上那个正六角形的小孔!
试想一下,如何能在一颗钻石上钻出一个非常标准的孔?哪怕就是最普通的圆孔?要用什么材质的钻头或工具才能在坚硬的钻石上钻一个孔呢?何况这黑石的硬度还要比钻石高!至于硬度到底高多少也无法得知,因为根本没有任何仪器可以测算。
黑石是通体略有凹凸不平,但是正六角形小孔内壁却是极其光滑,应该是用某种工具加工出来的。但是,又有什么工具能在如此硬度的黑石上钻出孔来呢?那这工具的硬度又让人无法想象了。
黑石到底是什么材质?用什么样的工具做的孔?是什么人做出的这个孔?这块黑石到底有什么作用?它到底是什么来历?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深深地困扰着骆正军。
在父亲骆钟文留下的笔记中,骆正军也发现了很多不解的问题:爷爷骆景山救下的一个俄国人怎么会送给他北宋的东西?唃厮啰进献给宋仁宗的宝物怎么会在一个俄国铁路工程师的身上?父亲骆钟文为什么孤身留在林场那么多年?他到底在寻找什么?
带着这些解不开的疑问,骆正军报名参加了勘测队在东北的一个勘测合作工作组,亲自去了趟东北冰城。并且在工作的间隙,去往冰城铁路局档案馆查找到爷爷骆景山救过的那名叫伊万.阿利克谢.彼得洛维奇的铁路工程师的情况。并且也又去了父亲后来待了十年的那个林场,但是也没有找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之前的这些疑问一直困扰着骆正军,几年以后他决定再去一次东北,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
父亲的笔记写到这里就结束了。后面发生的事情骆云峰就都知道了,他老爸骆正军在他五岁的时候去了东北,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