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手在屋内转了几圈,狠了狠心终于下定了决心。
“既然你们都认为此乃天纵良机,那孤岂可错过,这样吧,先安排人手四处听消息,我们再做进一步的决定如何?”
刘志威势太隆,刘维打心眼里有些犯怵,即便到了现在,仍然不敢相信他们的判断。
所以他做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进一步的证实消息是否属实。
众人听得他松了口风,顿时心花怒放,一个个打了鸡血一般,简单安排了一下人手,便匆匆忙忙各自行动去了。
刘维在清王府坐立不安,他想抓住这个机会,又害怕判断失误,最终落得个凄惨下场,到时候得不偿失。
可若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可若是自己犹豫不决,错失良机的话,这辈子恐怕就再也与那个位置无缘了。
一时心中天人交战,左右为难,患得患失了半天,一咬牙,决定先入宫找母亲耿德妃商量一下。
德妃最近一些年来信奉道教,她年龄渐长之后,也失了争宠之心,每日只在宫中研习道法,大有清静无为之态。
见儿子已近黄昏还匆匆进宫来找她,便觉得肯定有事,再看他面色焦灼不安中又隐约带着兴奋,不由得心中咯噔一下,预感到出了大事情。
知子莫若母,她对儿子的性格十分了解,而且耿显也不是那种平常无知妇人,她对于朝廷局势,有着自己的独特认知。
“母亲,父亲很可能半道病重,急招窦院长紧急离京。”
耿显对于儿子的野心一向都十分清楚,她虽然很不赞成刘维的做法,但毕竟母子连心,有些时候也拗不过他。
“这种事情可随便猜测,你是如何得知的,说来听听。”
很明显,耿德妃并不相信儿子的消息来源。
如果刘志真的病危,那么窦院长离开京城就是十万火急的机密之事,又怎么会轻易让他得知呢。
刘维当然知道母亲不会这么容易相信他的说辞,于是将刁怀所见,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
“虽然我也不敢相信此事是真的,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我已经派人四处去打探消息。
母亲,我是说万一如果此事是真的,你会不会助我一臂之力?”
刘维期待的看向耿显,他这个母亲才能并不普通,若是诚心帮他,绝对比他那些幕僚管用多了。
耿显闭上眼睛,她知道自己怎么都劝不住儿子了。
“以父亲的为人,哪怕是病危,也一定会对朝中大事有所安排,若你真要问我的意见。
母亲还是建议你假装不知道,静等消息。”
听了这话,刘维脸色大变,这么说就连自己的母亲都不支持。
“我知道父亲肯定会有安排,可现在皇后和刘瑾刘瑜就在他身边,如果他要下诏书肯定会偏向他们。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父亲选择的是我,皇后也很可能会扣住诏书,篡改内容。
如果我什么都不做,那结果就只有一个,刘瑾年幼,他若是登基,肯定会百般忌惮我这个大哥。
母亲你想想,就算我老实本分,一心辅佐他,将来也未必就能落个好结果。”
刘维越说越激动,“若我趁着皇后不在京城,抓住这个机会搏一搏,或许还能有登顶的可能。
母亲,你若真是为了我好,就请成全儿子,帮儿子一起想办法。”
说罢扑通一声跪下,抱住了耿显的腿,“母亲,你就当是可怜儿子吧,若是错过这次机会,儿子真的不甘心。”
耿显泪如雨下,到了这步田地,她知道无论自己帮不帮,刘维都会有所行动。
而自己身为他的母亲,怎么也不可能撇得清关系,这可与当初自己的父亲造反完全不同。
母凭子贵,儿子若是犯了法,失去了君王之心,她这个做母亲的,再贤良淑德安分守己也没有用。
“也罢,你先起来吧,让母亲好好想一想,该如何做才最稳妥。”
刘维见母亲松口,不由得大喜过望,如今太后薨逝,皇帝和皇后又不在宫中。
整个皇宫之中地位最高的,就是自己的母亲耿德妃了。
要有了她的帮助,要想控制宫廷,就容易了许多。
“多谢母亲。”
母子二人低头商量了一会儿,耿显即刻派人下令,封锁宫门。
到了半夜时分,前去河南尹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报告说窦院长果然是往朝歌方向去了。
而在医学院内部打探消息的人,也汇报说窦云带了几名顶尖医师同往。
但朝中几位大臣,却没有什么特别的动静,似乎还并不知道消息。
按理说,这种事情瞒不过京畿道大将军和九门提督,他们都是皇帝的亲信,在没有得到确切的旨意以前,绝不会轻举妄动。
耿显与儿子分析了一番,觉得刘志突然病危的可能性,几乎超过八成以上。
如果是皇后或者其他皇子病危,刘志肯定会星夜兼程,将他们送来京城接受治疗。
可现在皇帝在半路上毫无消息,仿佛失踪了一般,光是这一点就已经非同寻常。
相信袁盱等一众重臣,都已经感觉到了异样,只是他们都是老狐狸,明面上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如果陛下真的病危,你若想趁机上位的话,就必须在朝中找到一位有力的支持者。”
这道理刘维同样也懂,但关键是到底哪一位大臣,有可能会支持他呢?
万一找错了人,不但不起作用,还会提前泄露消息,对自己后续的行动更为不利。
“让我好好想想。”
平时耿显虽然从不参与政事,但并不表示她不关心,实际上她对朝堂人事非常熟悉。
此刻,她将朝中一二品的大员,全部在心中快速过了一遍,用最快的速度一一分析排除。
想从中寻找出一个最有力的盟友。
时间一点点过去,眼看着已经是丑时了,而天明之前他们必须有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