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重生1985当文豪> 第两百五十章:《洞庭》文学创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五十章:《洞庭》文学创刊!(2 / 2)

这可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呀!

这一次参加作家协会会议,非但没有捞到半点好处,反倒是接了两副重担。

担任作家培训班老师这事,倒是没什么,反正就跟学校授课差不多,可作为一名文学期刊的编辑,这操心的事情可就多了。

“算了,船到桥头自然直,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说不定这创办文学期刊的事黄了呢?”

贺云呢喃了一句,翻开考研之书,继续看了起来。

然而,仅仅两天后,贺云就得到消息,说银城第一本文学刊物确定要创刊了。

也就是说,这八字已经有一撇了,接下来肯定要申请刊号,办理各项审批手续,以及创建编辑部了。

这不,果然不出他所料,第二天,李主任就托人来通知他,让他再去一趟地区文联。

当贺云再一次来到李主任办公室时,此时此刻,办公室内已经坐着四个人了。

除了李主任外,还有三位老同志。

这三位老同志,贺云也都认识,他们都是地区作协成员,且皆已退了休。

“小贺,你来了,就等你了,赶紧坐坐……,坐下说。”

李主任招呼贺云坐下后,即刻就说起了正事。

“其他事,我就不多作介绍了,现在我们来说一下文学期刊创刊的事情,老刘与老潘,你们以前都是在文化站工作过的,这次就由你们二位负责审稿,老许,你曾经在湘省日报工作过,就由你来校对稿子,并担任主编,稍后,我就会向几位领导汇报对于你们的任命。”

“我知道,创刊之初,肯定会有很多事情要忙,而且编辑部短时间内也不会增加人手,所以,大家会比较辛苦。”

“不过,还请大家克服一下困难,手续与其他事宜,会有专人去办的,至于咱们作协文学期刊的名字吗,上级领导的意思是让我们想一个报上去,小贺,你先说。”

李主任说完,便看向了贺云。

“怎么又是我?”贺云嘟嚷了一句,但还是装作仔细思索了起来。

片刻后,贺云开口说道:“咱们银城被洞庭湖环绕,不如就叫《洞庭》如何?”

“《洞庭》?老许,你是主编,你觉得呢?”李主任念叨了一句,不由看向了其中一位老同志。

“这名字倒是颇有意境,可是有一点,我们编辑部必须要先考虑清楚,咱们的文学期刊的核心版块是以什么文学题材为主?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亦或是其他。”

“对!这个问题必须得解决,还有就是期刊的发行,是选择双月刊,还是月刊,或是半年刊,我建议咱们目前还是选择双月刊,如果销量还不错,可以考虑增刊,或者改为月刊。”

…………

三位老同志确实经验很丰富,他们都曾经干过类似工作,自然比贺云多懂得一些。

这不,他们三人你一言我一语,不一会就把创刊之后的事情给理顺了。

这要是换作贺云,肯定两眼一抹黑。

“老潘,老许,老刘,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们一个个来,首先是文学期刊的名字,如果大家没有别的意见,那就采用小贺刚刚所说的这个,就以洞庭为期刊名,其次是核心版块,大家都说说,各抒己见,老许,刚刚是你率先提出来的,那你就先说说你的想法。”

“可以,我认为,以咱们银城作协的影响力与各方面因素考虑,要想与其他文学期刊竞争,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做到,所以我们得另辟蹊径。”

“老许说得对,我们必须得走一条捷径,而关键就得看贺云同志的了。”

这时候,另外一位老同志也不禁附和道。

这下,“吃瓜群众”贺云顿然间懵了。

“看我的?看我什么?你们三位老同志到底在打什么哑迷呀?”此刻,贺云一脸疑惑。

他将目光投向了李主任,却见他跟其他三人一样,皆都看向了自己。

这会,他心中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感觉。

“你们三个不会早已和李主任商量好了吧?”

正当贺云心中暗暗猜测时,李主任笑了笑,又紧跟着说道:“小贺,关于文学期刊的核心版块,你有什么想法吗?”

“我?这个……您轮我先想想,想想……”贺云一时之间语塞道。

过了一会,贺云再次打量了一下那三位老同志,见他们装作一脸“无辜”的模样,却是道:“刚刚三位老同志都说了,与那些老牌文学杂志竞争,肯定是竞争不过的,必须得走捷径,说白了就是要以特殊的文学题材来吸引读者亲睐,所以诗歌首先得排除。”

说到这,贺云故意停顿了一下,装作思量几许后,又接着道:“散文与报告文学、剧本这些也不好作为核心版块,毕竟我们比不了国家级文学期刊,而像《故事会》等同类型较多,所以也得不作考虑,至于科幻、科普这种专业性很强的文学题材,咱们没有专业的编辑……”

一番分析后,贺云几乎把所有的可能都给排除了。

直到贺云话锋一转,笑着道:“倒是介绍各地的民俗民风,旅游景点的同类型杂志比较少,如果我们以……”

贺云的这个想法说白了其实就是一本旅游杂志。

说起旅游杂志,《旅行者》杂志的前身,创刊于20世纪20年代的《旅行日志》就不得不提,这是咱们国家第一本现代旅游杂志。

但总的来说,旅游杂志不像其他文学杂志那般,发展很快。

毕竟这属于偏冷门的杂志,而且改革开放之前,个人旅游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杂志几乎没有。

而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理知识》《旅行》等一大批优秀杂志陆续复刊,旅游也渐渐成为了大家口中的一个热度词。

不过,要办专业的旅游杂志,以银城作协的实力,几乎是痴人说梦。

这点,贺云当然知道,因而,他也没打算办一本专业的旅游指南期刊,而是把重点放在介绍各地民风民俗上。

说得更直白点就是介绍各地风俗。

比如北方为何每个节日都要吃饺子,而南方却不会这样,比如南方元宵节为何要吃汤圆,清明节全国各地又有什么不一样的风俗,还有这些节日幕后的故事与各地的不同传说,这些都可以作为民俗民风的一部分来介绍。

“咳咳……小贺,你的这个想法倒也挺特别的,可问题是,我们总不能到各地去采风吧?这经费只怕……”

还不等说话的老同志说完这话,贺云笑了笑,即刻解释道:“当然不能这样,我们就算有这么多经费,也没有这么多人手去各地采风呀?其实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