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可以吃饭了。”妻子桥本惠子已经做好了饭菜。
脱鞋洗手后,桥本勤泽看到父亲和母亲,正在看电视,而且是中文台节目,有些好奇的问道:
“父亲,为什么不看日文台?”
“没关系,我在老年大学学习了中文,现在多看中文节目,练习一下听读。”桥本新材是一个干瘦的老头,带着一副老式眼镜。
他母亲桥本广雅笑着说道:“你父亲是闲不住,找点事情做。”
“那样也好。”桥本勤泽表示理解,在北海道生活的时候,他父亲是大学教授,退休后还必须去兼职。
这种情况在东亚非常普遍(www.biquwu.cn),退休老人几乎很难真正退休,除非真的家里有矿,不然普通人退休后,只能选择再就业。
国内也就这两年来,情况大为改善。
除非是特殊人才,可以退休返聘,其他人一到年龄,就强制进行退休。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刺激人口增长,也是为了促进青年就业率,以及老年人的再教育、新消费。
或许有人会感到非常疑惑,为什么强制退休可以刺激人口增长?
其实里面的深层次逻辑,在于减少内卷,让老年人回归家庭,减少年轻人在家庭投入的时间。
当老年人劳动力大量退休后,就可以采用机械化、智能化取代一部分低端制造环节,进行产业升级。
看似劳动力整体减少了,实际上质量却提升,而且工资水平可以逐步提升。
另外老年人也并非一味地休息,通过社会扶养计划,他们基本都是衣食无忧的人员,可以做一些义工、义教,丰富一些传统文化。
比如现在各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就充斥着大量的老人,他们有时间慢慢学习。
当然有人会说,老人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用?
这其中自然有用处,因为每年都有人退休,这意味着大量新鲜血液流入。
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老人又不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家人朋友,在潜移默(www.19mh.com)化下,他们的家人朋友,也可能会学习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只要基数足够大,总有一些年轻人会被影响到,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化家传技艺传承下去。
不然老人和年轻人都忙着工作刨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只能变成一种口号,或者只剩下一个商业化后的壳子。
另外学园都市又需要大量有经验的老人,向学生们传递一些传统文化、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
这方面的工作,黄修远一直在做,特别是现在很多老一辈还没有彻底离世,要把握住最后的机会。
当然,适合进入教育领域的老人,都是经过重重筛选的,不是那种老流氓、老公知。
而且大中华联邦的教育系统,正在逐步覆盖整个大中华区,在本土之外的学园都市,也需要大量人手。
因此启用有经验又衣食无忧的老人,成为当前的权宜之计。
类似于桥本勤泽的父亲,这种大学退休教授,其实属于可转化的老人之一。
要迈向星际文明,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武力物力和科技,还要在精神和文化上,实现全新的蜕变和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