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即使现代科学技术和建造工具发展到如此完备、先进的地步,建造长城依然是一件无比浩大的工程,看上去就令人恐惧。
但是,如果仅仅让你建造万里长城的万分之一,你一定会觉得轻松无比。
成功学大师史蒂芬柯维在他的著作《要事为先》中提出香肠原理吃掉一根超级长的香肠,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切成一片一片。
同样的道理,面对实现起来复杂而艰巨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最好的办法就是步步为营,一部分一部分地完成。换言之,你需要将目标分解成不同的分目标,分到足够小,最好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小目标,然后,每天一丝不苟地将这个小目标完成,日积月累,你的总目标一定会实现。一口吃不了个胖子,需要一口一口地吃。
生活在唐朝时期的玄奘和尚,他的一生翻译了大量佛典,字数之多,令人吃惊,而且是在古代,书写和记录工具都没有现在方便。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方法很简单,就是规定自己每天翻译一部分,即使白天的时间被其它事情占用,晚上不睡觉也要补上。有很多作家也运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写作,他们规定自己一天写一部分,假如他们每天写一页纸,那么,坚持一年,便可以写成一本365页的大部头书了。
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的想法是非常可笑的。春播种,夏耕耘,秋收获,这是自然规律,这一规律主宰着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你能指望春天没有播种,又错过了夏天的耕耘,直到秋天来临,你再播种、浇水、施肥、耕耘然后收获果实吗?你一定对这样的想法嗤之以鼻。可是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你却常常做出这样的傻事。例如,你只是在考试之前复习功课,却希望自己拥有卓越的智慧;你不努力工作,甚至伪造业绩,却希望获得一份不错的薪水;你没有用心经营感情,将过多的时间用于花天酒地,却仍然希冀你的家庭可以和谐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不都和不耕耘却希望收获一样荒谬吗?
也许你会说,你曾亲眼看到过很多身边的人走捷径,他们成功了!史蒂芬柯维告诉我们,有些人不劳而获、走捷径、一步登天却能成功,是因为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本质区别所导致,社会系统的基础是价值观;而自然系统的基础是原则。原则一旦违背,立刻遭遇惩罚。从长远看,自然规律制约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依靠投机取巧获得的成功是不扎实的成功,这好比在沙滩上建造高楼大厦,不会稳固和长久。
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一步一步迈向目标,才会完满地实现目标。
分解目标
假如将写作《你该如何工作》这本书视为一个目标,那么,如何对这个目标进行分解呢?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每一章又分为若干节,每一节再细分为若干段。经过这么一分解,一本书的任务就变成了每天写几段一千字以内的文章。只要每天按照计划写完预计的字数,这本书稿就会在预计的时间内完成。
日本战国时期有一名策士(出谋划策的人),叫织田信长,他的上级派他去修建城墙。在他之前,是另一位官员负责监管此事,但是,已经开工很久却不见显著成果。那时候正是战乱时期,城墙不修好,每一天都很危险。为了缩短工期,上级才派来织田信长。织田信长上任后,把整个工程分成若干相等的部分,然后将修建城墙的人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负责一部分,最先修好的一组有奖赏,最后修完的将受到惩罚。没想到,城墙很快就修完了。
国家有五年规划,有年度工作计划;公司有战略规划,每年也会制定年度目标;个人会有一生的理想和追求,也有一年的计划,还有细化到一周、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安排。这其中就包含着目标分解的过程。例如,公司董事会或最高决策者制定年度目标,然后各分公司、各事业部、各组织部门对总目标进行分解,从而形成部门(分公司、事业部)目标,部门的每一位成员再针对部门目标进行分解,形成个人目标。如此一层一层将目标落实到个人,每一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目标负全部责任。进行目标评估的时候,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谁的目标没有完成,谁超额完成了任务。
针对个人而言,目标分解的最好方法是,将总目标依据时间的度量单位进行分解,最后细化为每一天的行动方案。例如,一年的总目标是创作三本财经类书稿,那么,平均每四个月创作一本。如果每本书15万字,那么,分解到每个月是将近4万字,再分解到每天就是1333字。
标注里程碑
有一名马拉松运动员,他每次参加比赛之前,总要沿着赛道反复走几遍,在走的过程中,每隔一段距离,他都会记下某一标志性建筑。很多人对此感到迷惑不解,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