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抗战之特混战队> 第507章 引诱日军坦克追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7章 引诱日军坦克追击(1 / 2)

 张君浩在布兰顿上校、罗忠上校的陪同下,视察开挖塔奈河渠道情况。李莉用相机给第三步兵分队队员们拍照。</p>

卡梅伦中校向张君浩解释开挖情况。</p>

一百人同时挖渠道,一天保证挖好。渠道挖好后,在上面盖上树枝,做伪装。</p>

一百人修筑拦水坝,引导河水向低洼处流淌。</p>

渠道挖好后,就在塔奈河堤坝上埋设炸药,接到通知后,引爆炸药,炸开河堤,河水就会涌入渠道流向低洼之地。日军坦克只要敢进入低洼之地,必然会被困住。</p>

炸开河道后,卡梅伦中校就将率领队伍沿着塔奈河插向孟关方向,在作战方案确定地点建立阵地,做打击日军准备。</p>

张君浩点头说:“告诉兄弟们,大家辛苦了。”</p>

卡梅伦中校大声说是。</p>

布兰顿上校说:“在北侧,我们只有第一步兵分队阻击敌军,第一步兵分队和突击队完成引敌任务后,也将杀向孟关方向。英军在勒斯上校的率领下,也杀向孟关方向。我们的重点歼敌区域,在南侧。”</p>

卡梅伦中校大声说明白。</p>

张君浩笑说:“一切都为了胜利!”</p>

卡梅伦中校大声说为了胜利。</p>

张君浩等骑马来到炮兵阵地,杰克中校向张君浩一行说明迫击炮部署情况。</p>

为了能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对进入低洼之地日军坦克开炮,同时防止遭受日军火炮打击,把迫击炮阵地摧毁了,四十门迫击炮每十门建立一个炮兵阵地,共建立四个。即使被日军摧毁一个,还有三个能继续打击日军坦克。</p>

张君浩点头说:“打击日军坦克的首选武器是迫击炮,其次才是火箭筒,第三才是由我向坦克扔燃烧弹或手榴弹。”</p>

杰克中校点头说:“我们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您只管放心。当日军坦克陷入低洼之地后,迫击炮就集火打击,一定能把日军坦克摧毁了。日军坦克皮很薄,炮弹直接命中的话,是能把之摧毁了的,我们在浙江打坦克已经有了经验。”</p>

张君浩点头说:“不要怕浪费炮弹,到时给我狠狠地打,炮弹打光了,我们请美军空投。”</p>

杰克中校大声说是。</p>

张君浩等来到第一步兵分队视察,杨健虎中校领着张君浩等视察阵地。</p>

张君浩对杨健虎步兵分队阵地设置非常满意。</p>

张君浩等来到英军视察,勒斯上校陪同,勒斯上校向张君浩等说明英军情况。英军有七百人左右能够参加战斗,虽然没有重武器,但士气高涨,官兵们全都摩拳擦掌,盼着和日军打仗。</p>

张君浩强调,英军的任务是前往孟关方向围歼日军,行动必须快速。日军坦克部队被水淹后,必然会向孟关方向逃跑,阻敌逃跑任务很重,必须坚决守住任务区域。届时第三步兵分队、第二步兵分队和突击队都将在英军阵地两侧参与围歼日军行动。英军不是孤军战斗,相信英军一定能打出英雄部队威风,把日军的任何突围企图全都粉碎了。</p>

勒斯上校大声说是。</p>

最后,张君浩来到第二步兵分队营地,在帐篷中张君浩等吃午饭。</p>

吃饱午饭后,谢新明和王进贤来到。</p>

张君浩、布兰顿上校、罗忠上校、李莉和黄永军中校、谢新明中校、王进贤中校开会,对照作战方案,再次详细研究引诱日军坦克部队进入低洼地办法。</p>

日军一定会吸取第一次被特混战队伏击,两个中队步兵被消灭,四辆坦克被摧毁之教训。日军坦克部队一旦出动,极有可能会出动一个大队。几十辆坦克分成多路杀过来,突击队因为骑马,运动速度快,借助丛林掩护,及时撤退问题不大。但第二步兵分队全体步行,靠两条腿奔跑,怎么都跑不过坦克。</p>

坦克上安装着重机枪和火炮,会边追击,边用重机枪扫射,火炮打击。</p>

第二步兵分队假如被坦克包围,不仅诱敌计划不能实施,而且会被消灭了。</p>

经详细研究后,张君浩对诱敌进入低洼地方案提出小修改意见。</p>

一是第二步兵分队向孟关挺进距离,缩短两千米。但进攻孟关声势依然要制造得很大。</p>

二是突击队骑着马边开枪,或扔手雷,边来回横向穿插,制造有大军运动迹象。让日军误以为有数千骑兵正向孟关靠近。</p>

三是张君浩参与行动。在行动开始前,张君浩亲自在诱敌路径上,藏手榴弹和燃烧弹,诱敌行动开始后,为阻击日军坦克包抄第二步兵分队,在各藏手榴弹燃烧弹的点上,对日军坦克进行打击。</p>

四是不管是第二步兵分队还是突击队撤退方向都必须是低洼地。</p>

提了小修改意见后,为鼓舞士气,张君浩指出,日军坦克在追击突击队和第二步兵分队时,按惯例会伴随有步兵,日军绝对不敢使用纯粹的坦克部队。所以,日军坦克追击速度虽然快,但追了一段路后,必然会停下来等步兵。突击队和第二步兵分队在撤退时,还不能撤得太快,日军坦克假如发现追不上,就不会再追了。</p>

此时,张君浩会向日军坦克扔手榴弹,诱导日军坦克部队继续追击。</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