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某些原因,今天突然出现大量用户无法打开网页访问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从李贞家回来的第二天,朱标就陪着老朱批改奏疏,父子两人遇到问题,抬起头商讨几句,接着又各自干各自的事。
临近晌午,朱标拿起茶杯发现茶杯空着,喊了半天才跑过来两个宫女,小太监他是一个都没看到。
老朱抬头看了眼朱标,指着出去的两个宫女说道:“她们两个还是你母后寝宫过来的。那群家伙被咱指使出去了。”
“父皇,他们去哪里了?”朱标放下手里批改好的奏疏,不解的看着老朱:“有事情?”
是什么事情,父皇把于一他们都给派出去了,难道遇到了大事?
老朱点点头,停下手里的朱笔说道:“那城外英烈的妇孺没人帮忙翻荒地,咱打发他们去了,顺便让人支了百石粮食给她们送去。”
粮食目前不缺,都是收复北元时收获的,包括那些个富得流油的北元王爷贵族。
之前国库把耗子都饿跑了,这下也在慢慢的充盈,加上江南各地的粮食和布匹,赋税,也算是让老朱的焦虑缓解了些。
“小子,你手里那些农官能想出什么办法或者好使省力的农具,妇孺老人都能用的那种。”
朱标无奈的看了老朱一眼,说道:“木匠师按图纸做出来的,在宫里那菜园子使了使,不是很省力。”
老朱瞪了他一眼,起身走到他的旁边:“别改奏疏了,去科技院看看,改进下,到时拿去地里试试。”
朱标只好放下手里的奏疏,起身笑着离开。
他这一大堆事,矿场盐场那些事还没个着落,那群草原来的女子安排纺织也需要他制定,现在又要去搞农具。
不过自己老爹安排了,那就派人去干着。
回到东宫,朱标让何青带了两个木匠师,在之前那个农具上继续改进鼓捣。
直到夜色撩人,朱标还是趴在那里改图纸,这个着实有些太难为他了。
毕竟要先熟悉历史上的农具情况,才能加以改进创新。
玉儿带着膳食进来几次,看到自家殿下在忙,又悄悄退出去,最后还是锦儿这急性子,跑去跪在朱标面前。
把朱标吓了一跳,后面才知道她跪下是为了求他吃饭。
看到锦儿,朱标笑了,正好来了个帮手:“锦儿,过来。”
“太子爷。”锦儿以为朱标是要用膳了。
谁知道下一刻,朱标扔过来一沓何青他们整理的东西,对锦儿命令道:“念!”
看着图和密密麻麻的字,锦儿嘟着嘴读起来,都是一些有关农耕的各类农具。
“老牛耒……耜,铲,锛,曲…辕犁,筒车……翻土开沟渠,松土。”
这个朱标看到过,耒通高为六尺六寸,合今一米四左右。
水田星形耙,齿耙,弹丸耙,掘土锸,水田用的耖田耙,柳条编织的无齿耙。
“锦儿,给孤把圆盘耙这个念一遍,没听清。”
“是,爷儿。”锦儿甜甜笑道。
随后清脆悦耳的声音在朱标耳旁响起。
“圆盘耙,把地表的肥料、农药等同表层土壤混和,普遍用于作物收获后……”锦儿念到这里,突然停下问朱标道:“爷,这里肥料是您之前提起过的吗,太子爷可真厉害。”
朱标摇头,笑道:“这个是前朝的王祯最先提出的。”
“王祯,锦儿知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