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一个居民不到一千在普通地图上根本找不到也许还没有多少人听说过的地方,竟然会成为第三次战役,甚至是整个第二次朝鲜战争胜败的关键,成为交战双方拼命争夺的地方。</p>
只是,战斗打响后,双方的指挥官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甚至连看的机会都没有。</p>
美军的突击部队还没到达席屯里,志愿军的特种部队就在席屯里附近引爆了第一枚电磁弹头,摧毁了方圆十多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电子设备,包括美军与志愿军的短波电台,以及主战装备上的电子仪器。</p>
随后,特种部队每隔半个小时引爆一枚电磁弹头。</p>
这绝对不是小事。</p>
虽然在第一枚电磁弹头引爆之后,联军司令部就与前线部队失去了联系,但是博茨曼早有准备,立即出动无人侦察机。随着志愿军特种部队继续使用电磁弹头,联军的无人侦察机根本没有机会到达战场上空。</p>
对博茨曼来说,也不大清楚战场上的情况。</p>
这也是黄峙博面临的问题,即无法与进入电磁弹头打击范围的部队取得联系,也就无法知道是否挡住了美军的突击部队。</p>
</p>
当时,交战双方只能通过侦察卫星来了解战场情况。</p>
问题是,侦察卫星也不是万能的,至少不能一直呆在战场上方。更重要的是,双方的侦察卫星要么由情报机构控制,要么由国防部控制,获取的战场情报要经几次转手,才能送到司令部。</p>
此外,用侦察卫星去获取战术情报,确实有点大材小用。</p>
可以说,双方都只能蒙着眼睛打,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前线指挥官身上。</p>
说简单点,前线部队的表现,直接决定胜败,后方司令部难以发挥作用。</p>
最先出彩的,正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那个步兵营。</p>
如果该营到达得稍微晚一点,或者到达后没有及时发起反击,恐怕在增援部队到达之前美军突击部队就能击溃席屯里的守军。</p>
赶在美军突击部队之前到达席屯里之后,该营的指挥官只留下一个连负责协助人民军巩固防御阵地,然后把其他部队全部投入反击之中。</p>
虽然从兵力上看,两个连算不了什么。在美军加强旅面前,一个营都算不了什么。但是这次反击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通过反击,志愿军迫使正在高速突击的美军不得不就地展开。</p>
遭遇战没有打多久,不到一个小时,志愿军的反击部队就被美军击溃了。</p>
可以说,没什么悬念。</p>
要知道,美军突击部队是纯正的装甲部队,总共有四个装甲营,还得到了四个机械化步兵营的支持,此外还有一个炮兵营与一个前线支援营也就是美军的后勤营,在各方面都比两个步兵连强大得多。</p>
问题是,遭到志愿军反击后,美军不得不展开,还得重新收拢。</p>
这么一折腾,美军至少在席屯里南面耽搁了两个半小时。</p>
为了争取时间,美军在没有完全收拢的情况下,就派遣了一个装甲营与一个步兵营向席屯里推进。</p>
结果,这支突击部队在十一点三十分左右到达席屯里之后,没能及时打下席屯里。</p>
等到美军主力在下午一点前赶到的时候,第三十九集团军的第二支增援部队到达了。</p>
从规模上讲,这支从开城赶来的增援部队的规模也不大,只有两个营的兵力,不过其中一个是装甲营。</p>
当时,这两个营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战役预备队,一直处于备战状态。</p>
接到命令后,两个营立即开拔,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席屯里。行军途中,有七辆96式主战坦克因为机械故障瘫痪,但是增援部队没有停下来,而是让坦克手留下修复坦克,其他部队继续向席屯里前进。</p>
到达席屯里的时候,只有二十五辆坦克,而且都是96式。</p>
万幸的是,这二十五辆96式足以对美军突击部队构成致命威胁,让美军在攻打席屯里之前不得不集中优势兵力消灭志愿军的增援部队。为此,美军投入了三个装甲营与三个步兵营,争取尽快完成任务。</p>
必须承认,在m1a2面前,96式没有多少优势。</p>
虽然志愿军已经为所有坦克配发了最新式的钨合金穿甲弹,96式的一二五滑能在一千八百米内打穿m1a2的正面装甲,而且在电磁战的影响下,双方只能使用机械瞄准具,很难在两千米外开火,但是在遭遇战中,增援的志愿军装甲部队聚集在公路上,没有能够及时展开,而美军则提前展开,加上绝对的兵力优势,很快就击溃了志愿军的反击力量,消除了后顾之忧。</p>
这场小规模装甲战,美军占够了便宜。</p>
只是,对攻打席屯里来说,美军又浪费了非常宝贵的两个小时。</p>
下午三点左右,美军集结起了足够多的兵力,对席屯里发起进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