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血海孤狼> 第四十章 会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章 会面(1 / 2)

 等干劲十足的学员都出去,林准奇怪道:“汉盛兄这个办法不错,可真能找到潜艇教官?”

“我不知道。”李孔荣刚才只是瞎扯,“闲着也是闲着,他们总要做一些事情,不然……”

“不然怎么?”林准追问,他是越来越看不懂李孔荣了。

“回到柏林不少人都盯着我们,学员无事可干,干嘛不大海捞针呢。”李孔荣眉头紧锁着,心思根本就不在这里。他已是一个张好网等待猎物的猎人,一切就看希特勒会不会上当了。他相信希特勒是会上当的。这个人有些天才意味,嗅觉、感悟力极为灵敏,对事瞬间把握能力很强,或者说第六感很强。自己扔出那么大个诱饵,总能引起他的注意吧。

“我明天要出去一下。”李孔荣道,“可能要出去很久。”

“很久?”林准巴望的看着他,“你这里怎么办?你去哪?”

“欧洲转一圈,美洲再转一圈。”李孔荣大而化之的道。他见林准也很想去的模样,笑道:“我的外交武官,你不是,再说柏林这边事情的要你协助呢,你怎么能走。”

“啊。”林准愣了一下,然后又道:“万一德国人这边……”

“没有万一。”李孔荣道。“纳粹轴的很,不被日本人卖掉,他们是不会回头的。我大概会在八月左右回来,这里就全部交给你了,切记不要出事。”

李孔荣不由分说的将德国的事情全部托付给林准,第二天他便拿着早就买好的车票而后签证前往英国,这是他几个月前该去的地方。他一直担心德国人会限制自己出境,因此在走的那天在柏林绕好几圈,然后才孤身登上飞机,拿着大卫·罗伯特·李的护照;而钟前功,将在瑞士等他。

“你好,oo7!”下飞机后李孔荣被带上了一辆奥斯汀轿车,车内,一个四十岁上下的白人用伦敦味道十足的英语和他打招呼,他能叫出自己的代号,自然是军情六处的人。“我是拉塞尔上校。”拉塞尔笑看着李孔荣,伸出了自己的右手,他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很高兴能见到你。”

“我也一样。”李孔荣笑着和他握手,闲聊几句问道:“我要在伦敦会见一个远方而来的客人,阁下是否能提供方便?”

“客人?”拉塞尔不解,但他还是道:“当然,我非常乐意帮忙。”

汽车开动之后,拉塞尔上校继续说话,“局长要见你,马上。”

“马上?是关于捷克的事情?”李孔荣除了那一次在弗伦斯堡和福利交代了一些事情之外,以后并未透露更多的东西。这一次,作为来伦敦见面礼,他将提供德国海军的z计划。

“是的。我们必须知道德国人是怎么考虑的。”拉塞尔道。“内阁希望了解与此有关的一切。”

“但是我希望能了解狼计划的一切。”李孔荣见机重申自己对狼计划的要求。

“当然。”拉塞尔上校目光连闪,“我非常赞同这样一个大胆而出色的计划,情报局已经做出了布置,我想你会对此满意的……”

汽车直接驶向安妮女王街二十一号,李孔荣很快就见到了军情六局的局长辛克莱上将,这是一个温温和和的胖子,只是眼中藏着惊人的利芒,绝不是一个好惹的角色。

“见到您真是我的荣幸,爵士。”李孔荣微笑着招呼,他现其他人都退了出去,包括拉塞尔。

“我也很荣幸……”辛克莱注视着李孔荣,似乎要判断眼前的这个黄种人和其他黄种人到底有什么不同,但一会他还是放弃了这种努力——李孔荣在他面前毫不拘谨,犹如披着黄皮肤的白人。“茶还是咖啡?”辛克莱转移了自己的视线,最后问道。

“茶,谢谢。”李孔荣自然的坐下了,在墙上伊丽莎白女王油画之下。

“我们一直希望你来,今天终于来了。”辛克莱摇铃之后有些老迈的说道,“我希望这几天能彻底了解德国的一些想法,比如他们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吞并,还有,就是他们是否真的会动战争,又会在什么时间动战争?”

“爵士,我只能介绍一些德国人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想法。至于战争,它一定会爆,但何时爆仍旧是一个谜。但我确信是在三年之内。”李孔荣道,他见辛克莱有要他继续说下去的意思,便再道:“希特勒绝不会坐视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孤立在祖国之外,按照纳粹党的本性,这些都是高贵的雅利安人,不吞并苏台德地区决不罢休。我认为这件事已经箭在弦上,确切的时间会在今年的九月,希特勒会像吞并奥地利那样派出自己的军队进军苏台德地区,然后……”门忽然开了,茶杯端了进来,李孔荣拿不定主意是喝还是不喝。

“然后,”他象征性的抿了一口,“只要吞并了苏台德地区,那接下来就是其他地区。希特勒曾经是军人,他非常清楚德国不能两线作战,所以,他很可能希望与英法结盟以进攻苏联,或者相反,与苏联结盟进攻英法。”

辛克莱一直在听李孔荣说话,虽然他的英语并不纯正,但他还是能听得懂。他为希特勒和苏联结盟的想法所动容,他道:“他真的会这么做吗?戈林透露过这样的消息?”

“这是我的猜测。”李孔荣不会将话说死,“如果英法对德国宣战,希特勒自然会与苏联结盟,反之亦然,他是不可能让德国再次两线作战的。当然,这一切都是策略,纳粹党普遍希望和英国结盟,然后在英国的帮助下进攻苏联。纳粹和势不两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